课时作业2文言文

发布 2023-05-18 20:32:28 阅读 1318

课时作业(二) 文言文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公姓曾氏,讳巩,字子固。其先鲁人,后世迁豫章,因家江南。其四世祖延铎,始为建昌军南丰人。

公生而警敏,自幼读书为文,卓然有大过人者。嘉祜二年登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岁余,召编校史馆书籍,历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又为英宗实录院检讨官。

出通判越州,属岁饥,公兴积藏,通有无。老稚怡怡,不出里闾,鼓腹而嬉。擢知齐州,齐俗悍强,群行剽劫,光火发冢,吏不敢正视。

公属民为伍,谨几察,且捕且诱。盗发辄得,市无攫金,室无冗坏,犬不夜吠。

徙知襄州,州有大狱,久不决,公一阅,知其冤,尽释去,一郡称其神明。又徙洪州,岁大疫,公储药物饮食,在所授病者,民以不夭死。师出安南道江西者,且万人,公阴计逆具,师至如归,既去而市里有不知者。

召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有诏完州城,公程工赋,裁省费十六,民不知役而城具。数月,徙亳州。元丰三年,知沧州,道由京师,召对,神宗察公贤,留勾当三班院。

数对便殿,其所言皆安危大计,天子嘉纳之。

四年手诏中书门下曰:“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遂以为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公入谢曰:“此大事,非臣所敢独当。”上谕:

“以此特用卿之渐耳,毋重辞。”五年,擢拜中书舍人,赐三品服。九月,以母丧罢。

六年,卒于江宁府。敕在所给其丧事。

公刚毅直方,外谨严而内和裕。与人交,不苟合。朋友有不善,必尽言其过,有善必推扬其所长。

奖诱后进,汲汲惟恐不逮。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选自宋朝韩维《神道碑》,有删改)

参考译文】曾公,名巩,字子固。他的祖先是山东人,后世搬迁到南昌,因而安家在江南。他的四世祖曾延铎,开始是建昌军南丰人。

曾公天生就机警敏锐,从小读书作文,卓尔不群大有过人之处。嘉祜二年考中进士,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之职。一年多,被朝廷征召编纂校勘史馆书籍,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务,兼任判官告院,又担任英宗实录院检讨官。

调往地方出任越州通判,恰逢年岁饥荒,曾公提倡积存储藏粮食,用来接济匮乏之人。老幼欢怡,不出乡里,肚饱而笑。升任齐州知州,齐地民风彪悍,群起抢劫,放火挖坟,官吏不敢治理调查。

曾公编民入伍,谨慎调查,一边抓捕一边诱降。强盗上缴了赃物,市集没有再发生抢劫事件,房屋没被破坏,晚上狗都不叫了。

调任襄州刺史,州里有大案子,很久没有裁决,曾公一审阅,知道其中有冤屈,将犯人全部放掉,一郡之人都称赞曾公神明。又调任洪州刺史,当年发生大瘟疫,曾公储存药物和食物,在治所交给病患,百姓因此才得以不死。有一支出往安南取道江西的军队,接近一万人,曾公暗地里准备迎接的器具,军队到了如同归家,离去之后城里有不知道军队来过的市民。

征召署理太常寺,尚未就任,就改任明州刺史,有旨意修缮州城,公程工赋,节省费用十分之六,百姓不知徭役而城墙已成。数月后,调任亳州刺史。元丰三年,任职沧州,取道京师,被征召觐见皇帝,神宗觉察曾公贤能,于是留他处理三班院事务。

数次在便殿被神宗召见,曾公所说的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计,天子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四年神宗亲手写诏书给中书门下说:“曾巩史学能力在士林中被称赞,应该掌管五朝史事。”于是任命曾公担任史馆修撰,管理勾编修院、太常寺,兼管礼仪事务。

曾公进入皇宫谢恩说:“这是大事,不是我敢独自担当的。”神宗下谕说:

“就是这样要慢慢地重用你,不要再推辞了。”五年,擢升中书舍人,赐三品服。九月,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

六年,在江宁府去世。神宗下诏命令当地官府办理他的丧事。

曾公刚毅正直,处世谨严而内心丰裕。与人交往,不轻易认同。朋友有不好的地方,一定会毫不保留地讲明过错,有好的地方一定会推扬他的长处。

奖掖后进,尽职尽责生怕做得不够好。曾公为政,严厉却不扰民,致力于驱除百姓疾苦,满足百姓欲望。从来没有查处、**官吏,所到之处到现在还思念他。

天子将要重用他,但是曾公不幸就死了。

一)文言文精读特色练习。

1.“后世迁豫章,因家江南”一句中的“迁”“家”应分别解释为。

2.“嘉祜二年登进士第”一句中的“登”应解释为。

3.“光火发冢”一句中的“发”应解释为。

4.“州有大狱,久不决”一句中的“狱”“决”应分别解释为。

5.“天子嘉纳之”一句中的“嘉”应解释为。

6.“四年手诏中书门下曰”一句中“手诏”应解释为。

7.“以此特用卿之渐耳”一句中“渐”应解释为。

8.“汲汲惟恐不逮”一句中的“逮”应解释为。

答案] 1.搬迁安家 2.考中 3.打开、挖掘 4.案件裁决 5.高兴地 6.亲手写诏书 7.慢慢地 8.达到。

二)高考题型专练。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徙知襄州徙:被贬。

b.公一阅,知其冤阅:审阅。

c.留勾当三班院勾当:主管,办理。

d.汲汲惟恐不逮汲汲:惶惶不安的样子。

答案] a [解析] “徙”是“调动(官职)”的意思。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b.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c.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d.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答案] d [解析] “严而不扰”是曾巩“为政”的特点和表现,不能断开;“所莅”句的主语是“曾公”,而非“官吏”,其前应断。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一生,历任地方官职,鞠躬尽瘁,处事英明,政绩显著。任职明州,修缮州城,曾巩裁省费用百分之十六,大大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b.曾巩富有胆识,正视问题,迎难而上。任齐州知州时,面对当地违法作乱的强悍风俗,曾巩果断处置,恩威并施,最后将齐州治理得秩序井然。

c.元丰三年,曾巩取道京师,觐见神宗,深得神宗赏识,任职京官,参议朝政,善于提出治国大计,被神宗手诏称赞,擢升任用,兼任多职。

d.曾巩刚毅正直,处世有方:与他人交往,不轻易认同附和;对待朋友真诚,朋友有错,必然指出,绝不掩饰;对待后进,积极奖掖、提拔。

答案] a [解析] “曾巩裁省费用百分之十六”错,原文为“裁省费十六”,意思是节省了十分之六。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通判越州,属岁饥,公兴积藏,通有无。

2)师出安南道江西者,且万人,公阴计逆具,师至如归,既去而市里有不知者。

答案] (1)调往地方出任越州通判,恰逢年岁饥荒,曾公提倡积存储藏粮食,用来接济匮乏之人。

2)有一支出往安南取道江西的军队,接近一万人,曾公暗地里准备迎接的器具,军队到了如同归家,离去之后城里有不知道军队来过的市民。

解析] (1)“出”是“京官外调地方”的意思;“属”是“恰逢”的意思;“通有无”本义是“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跟对方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但从全文来看,这里是赈济饥民,不是商贸往来,故“有无”为偏义复词,偏“无”。

2)“师出安南道江西者”属于定语后置句,注意调整语序;“且”是“将近”的意思;“逆”是“迎接”的意思。

课时作业3文言文

课时作业 三 文言文阅读 三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也。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诣京师受业,习 春秋 显宗时,征诣兰台,拜校书郎。建初元年,大旱谷贵,终以为广陵 楚 淮阳 济南之狱,徙者万数,又远屯绝域,吏民怨旷,乃上疏曰 秦政酷烈,违牾天心,一人有罪,...

2023年文言文答案

一 1 c 邀请 延请2 d 反映的是主人公辞官不就的品德,是主人公说的话,说的是朝廷命令御史查察,反映主人公判案迅速,都与题目要求不合,故选d。3 c 解析 迁走的是方氏的伪官悍将 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4 1 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了不称职的 数十人,各部 污吏得以肃清。2 ...

2023年文言文备考

文言文考点重点 曹刿论战 左传 原文参见附5 注解 1 间 ji n 参与。2 鄙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 徧,通遍 遍及,普遍。4 孚 f 信任,为人所信服。5 狱 诉讼案件。6 靡 m 倒下 6 弗 不。7 忠之属也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8 可以一战 就是 可以之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