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随堂优化训练课时作业答案

发布 2023-05-18 20:31:28 阅读 2744

课时作业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巩固基础。1.a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c呈下降态势,且有小于0的情况,故为自然增长率;结合我国人口增长实际,目前我国处在“现代型”阶段,但仍然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2.d 点拨:从图中判断出至2023年之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故为负增长,人口数量逐步减少。

3.b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老年人口较2023年多,故死亡率最可能上升。

4.c 点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能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从而影响人口增长。

5.a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与2023年相比,2023年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都有增加,故可能出现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速度加快的问题。

6.b 点拨: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可以判断甲属于原始型,乙、丙为传统型,丁是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是传统型,发达国家多是现代型。

7.c 点拨: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工业化大生产对人口数量的要求减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降低了死亡率。

1)④ 发达。

2)①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④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3)①规模大,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4亿;②速度快;③地区不平衡,呈由东向西的梯次特征;④城乡倒置,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⑤“未富先老”。

4)d提升能力。

1.d 3.c 点拨: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为负增长;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因此c项正确。

4.b 点拨: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乙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应为发展中国家;丙地人口增长快;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趋缓。

5.(1)乙年龄在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超过10%

2)甲乙甲。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巩固基础。1.d 点拨: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b 3.a 点拨: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模式是由农村到城市。

4.a 点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越大,人口迁入指数越大;经济水平越高的省区,人口自然增长越低,老年人口比重就越大。据此可判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份。

5.d 点拨:读图可知a省高迁出率低迁入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地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6.c 点拨:从图中可以得知迁出率最大约为6.5%,迁入率最大约为18%,a项错;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只有a,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有三个,都比较少。

7.c 点拨:人口迁移解决了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有较大帮助。

8.(1)东北部气候湿冷,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严重;地价**等。

2)国内人口迁移。

3)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西部和南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适宜居住。

4)南部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生活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青年人口迁入。

提升能力。1.a 点拨:乙、丁两城人口出生数小于人口死亡数,人口为负增长,自然增长率最低。

2.d 点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人口迁入数最大,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综合推断为丁城市。

3.c 5.(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3)①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无“工”可用。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巩固基础。1.c 点拨:环境人口容量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但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程度,人口数量都不可能超越环境容量。

2.a 点拨:人地关系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人口数量永不超过环境容量,使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地发展下去。最不理想的是人类破坏了环境,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3.d 5.d 点拨:科威特国土狭小,自然环境条件较差,且科技等发展水平较低。

6.d 8.(1)资源。

(2)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

(3)生活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

(4)经济发达程度。

(5)环境人口容量 16

提升能力。1.a

5.(1)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资源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与人口环境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3)广东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度高;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等,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

4)努力发展科技,提高经济水平;转变以自然条件主导人口承载能力的现状,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等。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巩固基础。1.b 点拨:工业区需要大量的货物运输,故交通通达度对其影响较大。

2.b 4.c 点拨:c地位于城市边缘,与城市干道相连,交通便利,且临近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5.b 点拨:引起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地租,引起地租高低的因素;一是离市中心的远近;二是交通通达度。

6.d 8.(1)合理。该工业区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2)高该地的知名度高、环境优美(有旅游胜地)、高新技术密集区、该地处于交通干线与城市环行路线交会的地方(理由合理即可)。

3)住宅大。

4)高级住宅区钢铁工业区。

提升能力。1.a 点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住宅用地,因此①是住宅区。

2.b 点拨: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钢铁厂布局在乙地不但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还靠近铁矿和铁路。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洁净优美,因此布局在丁地。

3.b 点拨:依据各地原地价及距四个新建地铁站的距离计算可得。

4.c 点拨:从图中可知b2远离市区,且位于盛行风的迎风方向,若此处位于工业区附近,那很容易把工业的有害气体吹往市区,故a、d错。因b2的地租较周围的高,不可能是农耕区,故b错。

5.(1)c

2)①。该区位于城市中心位置,交通发达。

3)⑤最高,⑦最低。⑤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向,临海、靠山,环境优美,交通便利;⑦位于盛行风向下风向,该区有火电厂。

4)x区地价较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本区土地面积广大,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本区环境较好,空气质量高;有公路,交通便利。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巩固基础。1.c

5.c 点拨:由于a、b两个中心地属于相同级别,居民在选择服务点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按就近原则。

6.d7.a 点拨:应综合考虑与其他书店的服务范围以及交通状况。

8.(1)三人口中心。

2)a f、d、g、h

3)a、b、c、d、e、f、g、h a、d、f、g、h a

提升能力。1.b

3.a 点拨:中心组团位于市中心,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其他组团的服务范围包含于中心组团的服务范围之内。

4.d 点拨:广州城市规划采用多核心模式,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生态环境。

5.(1)济南的服务种类数量多于滨州,服务级别高于滨州,滨州的服务范围包含在济南的服务范围之内。

2)不合理。每一个城市都应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规模,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会使城市的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规模达不到其所要求的规模,反而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3)青岛。(4)不确定性。

第三节城市化。

第1课时城市化及其进程。

巩固基础。1.d

3.c 点拨:根据**中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判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4.d 点拨: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

5.c 点拨: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6.c 点拨: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属于阶段ⅰ的城市人口增长阶段,即处于大城市化阶段;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则发展到阶段ⅱ,为郊区人口增长显著的郊区城市化。

7.b 点拨:阶段ⅱ时,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城区,城区的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地价昂贵,部分居民迁至郊区;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区污染严重,人们选择了环境相对优越的郊区。

8.(1)发达发展中。

2)较高趋于缓慢甚至停滞。

3)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4)社会经济。

提升能力。1.d 点拨:城市化水平越低,说明第。

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越低,即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读图可知,q地的第一产业比重高达70%,故该地的城市化水平最低。

2.b 点拨: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旅游业越发达的地区,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可能越高;图中n地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0%,故旅游业发展水平可能最高。

3.b 点拨:①图中郊区地价**,主要是交通改善的影响。②图显示近年来该市面积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应为发展中国家。

4.c 点拨:②图反映城乡过渡带快速扩大,而城市核心区增长很慢;证明城市发展很快,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郊区城市化过程。

5.(1) 61 29 经济城市化水平

(2) 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

3)图丙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丁与图丙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高中地理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图是某校高一学生绘制的 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 读图完成1 3题。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 b c d 2.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 原始模式b 传统模式。c 高低高 模式 d 低低低 模式。3.下列四幅人口金字塔图中,与 国目前人...

课时作业3高中地理必修三

课时作业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训练。时间 45分钟分值 60分。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据此回答1 2题。1 如果该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则该商品粮基地是 a 成都平原b 鄱阳湖平原。c 洞庭湖平原 d 珠江三角洲。解析 由经纬网判断...

课时作业1必修三高中地理

课时作业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间 45分钟分值 60分。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沿32 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 3题。1 1月份 两地形区平均气温十分接近的原因是 a 纬度相同b 地势不同。c 地形影响 d 季风影响。2 地形区人口密度很小的原因是该地区 a 开发历史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