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案2 高一物理

发布 2023-05-18 14:22:28 阅读 8486

摩擦力-教学参考。

思路分析。把握好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两个概念,是能够正确分析和求解摩擦力的关键.分析时注意“相对”的物理意义,即选取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判定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动即可确定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若两物体的位置未发生相对变动,但其中一个物体有发生相对位置变动的趋势,就可判定两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在判定摩擦力时还要把握好两物体间有弹力的作用。

合作与讨论。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都分别是什么关系?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从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μn得动摩擦因数μ=

f能否说动摩擦因数和摩擦力成正比,和正压力成反比?n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你能否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如果说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对吗?

3.请举出几个生活中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例子.

4.两个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一定有静摩擦力吗?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知识总结。与高中研究的以地球为参考系的物体运动相比较,相对运动的理解相对困难一些,但相对运动是对物体研究的另一个突破口,它可以使物体的运动过程便于研究,从而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新思路.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可以尝试用相对运动的思路来分析问题.

相关链接。关于摩擦现象的本质。

从15世纪至18世纪,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解释摩擦本质的凹凸啮合说.这个理论认为摩擦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粗糙不平产生的.两个物体接触挤压时,接触面上很多凹凸部分就相互啮合.如果一个物体沿接触面滑动,两个接触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产生断裂、磨损,就形成了对运动的阻碍.

继凹凸啮合说之后,英国学者德萨左利厄斯于2023年提出粘附说.他认为产生摩擦的真正原因在于接触面间的分子力作用.表面越光滑,接触越紧密,分子力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摩擦力也就越大.按照这种观点,经过充分研磨的玻璃表面间的摩擦力将增大,与凹凸啮合说的推论相反.后来的实验证明粘附说是合理的.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摩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20世纪中期,诞生了新的摩擦粘附论.新的摩擦粘附论认为,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无论做得多么光滑,从原子尺度看还是粗糙的,有许多微小的凸起.把这样的两个表面放在一起,微凸起的顶部发生接触.微凸起之外的部分接触面间有10

第1页共2页。

8m或更大的间隙.这样,接触的微凸起的顶部承受了接触面上的法向压力.如果这个压力很小,微凸起的顶部发生弹性形变;如果法向压力较大,超过某一数值(每个凸起上约千分之几牛顿),超过材料的弹性限度,微凸起的顶部便发生塑性形变,被压成平顶,这时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距离变小,小到分子(原子)引力发生作用的范围.于是,两个紧压着的接触面上产生了原子性粘合.这时要使两个彼此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必须对其中的一个表面施加一个切向力,来克服原子(分子)间的引力.剪断实际接触区生成的接点,这就产生了摩擦.

在现代摩擦理论中,还加进了静电作用.光滑表面摩擦过程中可能带上异号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也是摩擦力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摩擦现象的机理是复杂的,是必须在分子尺度内才能加以说明的.由于分子力的电磁本性,摩擦力说到底也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

上述理论,已经否定了“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的说法.在非常光滑的物体表面之间,摩擦力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上经常使用的“表面光滑”的含意与此不同.教学中所说的“表面光滑”,是指无摩擦或动摩擦因数等于零的表面,即没有摩擦力.这是教学上的一种约定.

第2页共2页。

高一物理力

一 选择题 12小题,1 6小题每题2分,7 12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一个正方形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底部形变造成的。b 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造成的。c 木块受...

九年级物理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第三节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教学实录。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 式教学法的案例。教学设计 物理课程标准 指出 科学 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实验科学 的过程包括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 分析与论证 6 交流与合作。实验...

九年级物理摩擦力

课题题目 十三 3.摩擦力。设计理念 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 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透镜式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 生产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