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c 地面搜索问题。
摘要]经过分析,本题中有几个要点:每个人搜索时的可探测半径为20米;步话机通讯半径为1000米;每个人搜索到目标,需要用步话机及时向组长报告;且搜索时不能留一点死角。
就这些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我们设计的方案为:20人每人隔20米距离,并排沿一个路线前进。根据总时间最短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一个不搜索只行进的距离最短的部队行进方案。
再是根据“不留一点死角”和“总时间最短”的原则,对180度拐角处和90度拐角处,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分别制定其通过方案。
之后,便计算总路程(包括边行进边搜索的路程和不搜索只行进的路程),分别除以其速度求20人搜索该区域时所用的时间。其时间大于48小时,因此,要增加一人帮助其搜索。
我们本着总时间小于48小时的条件,分析了以上我们所建立的模型,认为:搜索时间是不能节省的,只行走的时间又过短,只能节省在过第一个180度弯时等待的时间(过第一个180度弯之后,最快与最慢的之间相差3040米,与步话机1000米的通讯半径不符,所以,期间需等待0.48小时)。
故增加一人使他在过第一个180度弯时和之前帮助较慢的人员前进,以节省其等待时间。经计算最终时间小于48小时。
做第二问时我们用到第一问的数据,将50人分成20人、20人和10人,再根据人数按比例划分面积。之后,根据条件“搜索完成后需要进行集结”,对该区域进行了划分,并设计了各个小组的行进路线。最终,搜索总时间为21.
39小时。
关键词:向组长报告、不能留一点死角、时间最短、小于48小时。
1问题的重述。
5.12汶川大**使震区地面交通和通讯系统严重瘫痪。救灾指挥部紧急派出多支小分队,到各个指定区域执行搜索任务,以确定需要救助的人员的准确位置。
在其它场合也常有类似的搜索任务。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制定搜索队伍的行进路线,对预定区域进行快速的全面搜索。
通常,每个搜索人员都带有gps定位仪、步话机以及食物和生活用品等装备。队伍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卫星**。gps可以让搜索人员知道自己的方位。
步话机可以相互进行通讯。卫星**用来向指挥部报告搜索情况。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搜索问题。有一个平地矩形目标区域,大小为11200米×7200米,需要进行全境搜索。假设:
出发点在区域中心;搜索完成后需要进行集结,集结点(结束点)在左侧短边中点;每个人搜索时的可探测半径为20米,搜索时平均行进速度为0.6米/秒;不需搜索而只是行进时,平均速度为1.2米/秒。
每个人带有gps定位仪、步话机,步话机通讯半径为1000米。搜索队伍若干人为一组,有一个组长,组长还拥有卫星**。每个人搜索到目标,需要用步话机及时向组长报告,组长用卫星**向指挥部报告搜索的最新结果。
现在有如下问题需要解决:
1.假定有一支20人一组的搜索队伍, 拥有1台卫星**。请设计一种你认为耗时最短的搜索方式。按照你的方式,搜索完整个区域的时间是多少?
能否在48小时内完成搜索任务? 如果不能完成,需要增加到多少人才可以完成?
2.为了加快速度,搜索队伍有50人,拥有3台卫星**,分成3组进行搜索。每组可独立将搜索情况报告给指挥部门。请设计一种你认为耗时最短的搜索方式。
按照你的搜索方式, 搜索完整个区域的时间是多少?
2 问题的分析与假设。
1. 人员完全听从组长的安排,组长在队伍中间,即第11个人的位置。
2. 假设搜索区域的地面规则平整,搜索任务不受天气地形等影响能不间断进行。
3. 假设记录通讯时间为零。
4. 假设搜索过程完全按照题中路线图进行,无突发事件发生。
5. 搜索时间,是指从第一名队员从出发点出发的时间算起,到最后一名队员到集合点的时间。
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1关于模型1(问题一)的建立与分析。
3.1.1宏观路线的制定。
图一。我们进过分析之后,打算采用20人排成一排,一同前进,并根据一定的路线对该区域进行搜索。
如图一为队伍行进路线图。要是总时间最少,则队伍行进过程中重复扫描时间最少,即,使徒步行进距离最短。
经分析得,图一中,反复扫描时间较少。则我们认为此行进路线为最佳行进路线(图中每个方格为800*800的正方形)。
3.1.2 180度与90度的拐弯方式。
在此行进路线中,有180度和90度的拐角,为使其搜索没有一点遗漏的地方,且考虑到1000米的步话机的通讯半径,我们对其进行了如下处理:180度拐角,搜索人员在到达应拐弯的方格时到达该格的下边缘,转个90度的弯贴着其边缘走到另一转弯格时再回转90度沿着该格的中心向前走;90度拐角,搜索人员在到达应拐弯的方格时到达该格的下边缘,再往回退20米到转弯格的中心,转90度前进,并沿着方格的中心线。
3.1.3关于等待的考虑。
又经分析得,在拐第一个180度角之后,最快与最慢的人员距离为3040米(最慢的人员路程为3160米,最快的人员路程为120米,),与步话机1000米的通讯半径不服。为使其符合条件,我们使快的人员停下等慢的人员,要等1040米。经分析在过了第一个180度的弯之后,再过其余的180度弯时,其最快与最慢的相差的距离分别为1040米、2000米、1040米、2000米···这样一直循环下去,且都在步话机1000米的通讯半径之内,便不需考虑。
3.1.4模型计算。
最终,经计算得,队伍边搜索边行走的路程为102880米,其时间约为47.63小时;只行走的路程为880米,时间为0.20小时;在第一个180度拐角处,较快的人员要等较慢的人员1040米,时间为0.
48小时。最后,所需要总的时间约为48.31小时。
则,不能在48小时内完成搜索任务。增加1人便可完成任务。
3.1.5模型改进。
增加的这1人,让他分别在拐第一个弯前和拐第一个弯中去帮那些较慢的人员,以节省等待较慢人员的时间,来缩短总时间。
为使总时间在48小时内,即,增加的人员要帮最慢的人员节约至少0.31小时。当增加的人员帮助其他人员搜索1米时,其节约的时间约为小时/米。即,要帮助最慢的人员搜索米。
经过以上分析得到,最慢与最快的人员相差3040米,平均得:每人之间相差160米。即,增加的人员要帮在拐第一个弯时外侧第二个人员节约至少小时。
即,要帮助拐第一个弯时外侧第二个人员搜索米。同理得,帮外侧第三个人员701米,第四个人员381米,第五个人员60米,第六个人员0米,其他的也为0米。则只需帮拐第一个180度弯时外侧的五个人员向前搜索。
经证明得,该模型能在48小时内完成。
3.2关于模型2(问题二)的建立与求解。
在问题一中我们把该区域分为126个800800的网格,只有20人的时候探测范围为800米,所以我们把50人的队伍分为,通过对图一的分析,我们得到图四为本题的路线(图中红线区域将800800的正方形细分为400400的)。
图二。根据题一的数据,得:20人的时间为20.9小时;10人的时间为21.39小时。
最终,该模型所需时间为21.39小时。
4 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上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在假设中我们忽略了一些问题,在上述中我们假设通讯时间为零,但这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以上误差是可以允许的,亦是不可避免的。宏观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客观角度去分析,要使搜索时间最短,同时满足在中点出发在左端中点集结,同时要达到合理易操作,正是从客观角度去分析的,从这一角度分析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数学建模 水桶问题
班级 教育技术学 姓名郑林王伟吴峰。学号201217040109 问题提出 假设有三个木桶,在桶的最底端开有小孔,依次向后面的一个木桶注水注水。其中,第三个木桶没有出水的孔,研究水面高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模型假设 为了使问题尽可能地简化,我们假设三个木桶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设其底面积为a,出水孔的面...
数学建模送货问题
快递公司送货策略。摘要。目前,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为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对于快递公司,如何合理安排业务员的人数和派送路线,使快件在指定时间内送达目的地并且费用最省,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已知数据的分析,根据相关数学建模知识,解决了题目要求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一 从利用人员最少,运行路程最短,...
数学建模转运问题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 转运问题与数学建模 姓名1学号 姓名2 学号 姓名3学号。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2年 2月 15日。十一五 期间,我国经济总量继超英 德之后再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就需要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效率,更高的资源利用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竞争也随之加快。为了能在这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