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讨记录表

发布 2023-05-07 21:22:28 阅读 2505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主持人:黄艳梅。

参加人员:严传江,丁平,向一波,代金星,蒋鸿元。

地点:微机室(1)

时间:2023年6月23号。

黄艳梅:今天很高兴大家能一起坐在这里为我们接下来将要研究的课题任务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那么,我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就先来讲一讲自己是怎么想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更正。

首先,我是信息技术老师,对于我们学校的多**设备利用情况很是了解,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教师也要更新教育理念,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我们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评价性研究》,它的意义在于如何评价课堂整合的效果,就是先整合后评价,前提是先上一堂真正的信息技术与自己所教学科的整合课,然后通过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析、研究这节课产生的效果,是不是适合整合,是不是有效的利用了多**设备等等方面。因此,对于课题的研究,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即通过实际的教学来分析、研究整合的可行性、问题性及条件性等。

即这节课上的好不好,好在**有哪些因素构成;而上的效果不好,缺陷又在**,问题又在那里呢?这些都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找到答案,这就是我的一些浅见,下面请大家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蒋鸿元:我认为开展课题研究应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分别制定面向教师和同学的问卷调查,调查一下他们对多**辅助“教”与“学”的看法;2、用多**实际教学,然后认真评课,总结经验;3、进行传统教学与多**教学的比较;4、通过调查与实践,形成一个评价量表,这也是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

丁平:我认为还应该请不同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结果写成**,展示研究成果。

向一波:我同意大家的看法。我们语文、数学、生物、历史、美术五学科各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

黄老师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文科由我和蒋鸿元老师来做代表,理科由代金星老师和胡向玉老师做代表,还有艺术课由丁平老师做代表,我们也都是年轻的教师,有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理解透彻,认识的还不深,我想通过这次研究,无论是在教学上、教育理念及自身素养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代金星:我所任教的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在与信息技术结合方面以往的观念可能是可有可无,但从我这些年的从教经验证明是不正确的,比如在作图方面计算机就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对于课题的研究方面我想重点应放在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找到评价的标准,这比任何理论研究来的都有说服力。

严传江:大家说的都很好,因为我是体育教师,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方面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以我以前研究过课题的经验可以提出,在对整合课的评价性研究方面,要以传统的评价标准为基础,然后再结合实际教学制定出与整合课相关的评价标准。在整个研究阶段我们每一位成员都要认真对待,积极探索,发挥我们年轻教师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为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黄艳梅:感谢严老师的教导。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课堂评价体系指标如何确立。

首先,我认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的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这是一节好课的基础。

蒋鸿元: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看到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是否体现了出来,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看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

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是浮光投影,浅尝即止,还是潜心钻研,情动意发?所以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只是少数优秀生展示才华,大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的课不是好课;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代金星: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在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他能与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老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

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当他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反之,课堂上视书本为“圣经”,把教师的话当作是“金科玉律”,学生“唯书”是从,“唯师”是从,这样的课就不能算是好课。

丁平:我认为应该看课堂是否真实,每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

黄艳梅:大家说的都很精彩,认识的也很透彻,那么我想按照大家的提议,每个学科成员设计一两份具体的多**教案,进行实际教学,然后按照“好课”的标准进行评课反思,从过程中来找到关于课堂评价体系的标准。

好,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希望大家回去就着手进行,来积极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讨论教学中的得与失。

主持人:黄艳梅。

参加人员:严传江,丁平,向一波,代金星,蒋鸿元。

地点:微机室(1)

时间:2023年4月28号。

黄艳梅: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做在一起来就课题的中间研究过程进行相应的研讨。这次的研讨主题是“教学中的得与失”,得就是收获,失就是失败。

经过了两个月的实践演练,听课,评课,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小组的成员在各方面都在进步,无论是教学的设计,上课,评课还是具体的与多**整合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长既是成功,在获得了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以备下次避免,如上课时与学生交流太少,课件制作太呆板等都是以后可以改进的地方。

向一波:通过实践,感觉作为农村中学,多**设备较落后,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认为在多**课件的制作上要下大功夫。多**辅助教学,不是简单的把书上的文字资料移到多**中去,而是要进行相应的延伸,要采取文字、**、**等多种形式的资料,是学生耳、口、眼并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效果。

代金星:进行这么多次多**辅助教学,我感到有很大的收获,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收获就是:

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可学生视野。问题是:由于学校资源条件有限,不可能每个学科每节课都能用到多**辅助教学。

所以,导致教师在运用多**时出现不伦不类现象,即不是传统的授课,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整合,比如没有充分发挥课堂资源,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蒋鸿元:不同学科有不同特点,所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制定多**课件时一定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多下功夫。不能够一切全靠多**工具,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题地位还是要体现,教师的板书还是必不可少。

丁平:我感觉我们美术学科在运用多**进行教学上是非常适合的,但由于自身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在课件的制作和相关网络资源的**方面要时常请教别的老师,这让我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来发挥整合的效果,这也是我以后要改进的地方。

黄艳梅:大家认识的都很深刻。听了大家的这几节整合课,我的主要感觉是整合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平时上课的时候,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师基本上都是在普通教师授课,而现在我们在课题研究的驱动下,把学生带到了微机室,带到了多**教室进行上课,他们觉得有了新鲜感,于是也就有了学习的欲望,但这些都是上好一节整合课的前提,重要的还是我们的上课过程。

一堂好的整合课应该是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三维目标,但也不是生搬硬套。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写在教案上就行了,而要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以通俗的形式或问题的方式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要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这些方面大家在教学设计上体现的都很好,具体的实际教学做的也不错,特别是向老师的《再别康桥》和蒋老师的《开创外交新局面》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课堂上无论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上还是语言的表达上以及课件的表现上都展示出了自身的教学素质。而有些整合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课件之间结合的不是很密切,讲的知识点和课件的知识点不存在连贯性,有点不伦不类的现象,这是我们以后要改正的地方。

严老师:听了大家的几节课也让我这个老教师受益匪浅,体育课虽然和信息技术练习甚少,但是大家在课堂中的一些表现,如课堂的组织、语言的逻辑性以及在和学生的互动中都是可圈可点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为我们的课题工作圆满成功继续努力!

如何来制定整合课的评价标准。

主持人:黄艳梅。

参加人员:严传江,丁平,向一波,代金星,蒋鸿元。

地点:微机室(1)

时间:2023年6月23号。

研讨记录表

实验三。一 二 1 在教学中可以怎样利用web2.0来提高学习的效率?1 善于运用web2.0平台来辅助自己学习。2 要求具有较高的自制力及良好的自我规划能力,在利用web2.0自主学习时需要通过自己合理的安排来不间断的接受新的知识。3 其次,在利用web2.0学习的时候,应积极地与 老师或是其他同...

研讨记录表

会议内容 基于高翠平老师个人经验备课的第一次研讨会议。地点 单县一完小小学会议室。时间 2012年5月。参加人员 单县一完小小学数学研修组全体成员。主要议题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对学生是否理解24时计时法,学生是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24时计时法的教学。记录人 李丽。刘红霞...

研讨活动记录表

课题组研讨活动记录表记录表。记录人 李静。研究主初中学困生成因分析与对策题。活动时2014.9.6活动形式课题研讨活动间出席刘禹 句广新 李静 韩秀 丁俊兰 王桂英 万红艳人员。1 通过研究,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寻求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经验。2 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辅差意识,促进教师对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