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常考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桓侯故使之问之。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三、动词,译作:去、到 ①吾欲之楚。
而,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 “并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敏而好学。
2、表示顺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堕而折其髀。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学而不厌。
4、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睨之,久而不去默而知之。
5、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以钱覆其口。 公亦以此自矜。
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天下之以躁急自败,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 “以致”等。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是以谓之文也。
七年级下文言文
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 属于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曾经 识书具 书写工具 忽啼求之。父异焉 对此感到诧异 借旁近 附近 与 给 之,即书 写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题上自己的名字 其诗以养 赡养 父母 收族 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从此 指物作诗立就 立刻...
七年级下文言文
伤仲永 注释 1.伤 哀伤,叹息 2.金溪 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3.民 平民百姓 4.世 世代 5.隶 属于 6.耕 耕田 7.生 生长到 8.年 岁 9.未 不 没有 10.尝 曾经 11.识 认识 12.书具 书写的工具 笔 墨 纸 砚等 13.忽 忽然 14.啼 出声地哭 15.求 要 16....
七年级下文言文
第五课 伤仲永 1 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分析 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2 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3 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4 仲永的父亲 不使学 的原因是其具体做法是。5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 泯然众人 原因是。6 从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