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七 记叙文阅读

发布 2023-04-21 01:31:28 阅读 2122

专项复习(七) 记叙文阅读。

一)母爱的硬度。

关于母亲的很多故事,我都是从祖母的口中慢慢得知的。长大以后,我甚至忘记了母亲怀抱的味道,回避和拒绝她任何形式的亲近和主动示好,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才是我与母亲之间最恰当的距离。

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还记忆犹新。

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工夫就能满载而归。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整个山都背到家里。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

在母亲的辛勤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

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地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

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指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

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

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做出好榜样。

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

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

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

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

本文略有改动)

1.整体感知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管教“我们”劳动;严惩“我们”犯错;严格管教“我们”学习。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言气势,更突出了母亲的勤快能干、心灵手巧和要强的特点。

3.选文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管教“我们”学习时的严厉。

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好处。

写出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标题,总结全文(收束全文)。

5.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赞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文中的母亲虽然严厉,但严中有爱,她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不赞同。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忽略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容易让孩子产生距离感。

二)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作两间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碑。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的是,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上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以前的美荫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不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

—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少了葱茏的绿意,却也填了蔚蓝的天光。爬上榆干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

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来。

如果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梧桐生存的艰难;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

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本文是以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3.文中第~段写了其他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

和秃梧桐一样,其他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4.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是说,即使这株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5.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示例: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三)伟大的谎言。

张森凤。这是一对深山里的父子。父亲是个乡村医生,他常教导儿子,做医生讲求的是诚实,有时一句谎言可能会断送病人的生命。

打儿子懂事时起,他就没见父亲讲过半句谎言,父亲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真理。

12岁那年,父亲带着他进山采药。父子俩进入了密林,莽莽苍苍几百里大山,父子俩带足了干粮、帐篷等生活用品,打算在这里多待一些日子,多采一些好药。谁料就在第三天晚上,一场灾难向他们袭来:

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密林,然后又爆发了一场山洪,大水卷走了他们所有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辨别方向的指南针。

我们还能走出密林吗?”儿子问父亲。

父亲说:“能,当然能,虽然没有了指南针,但我们还可以看太阳、看北极星群的方向,饿了,我们可以采野果子吃。只要我们不失去信心,就一定能走出去!”

从父亲的话中,儿子受到了鼓舞。父子俩上路了,他们从太阳的起落中辨别方向。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饿了,就啃一口野山楂;困了,就躺在厚厚的落叶上睡觉。

然而,第四天上午,又一场灾难向他们袭来:一条毒蛇偷袭了父亲,毒液迅速地弥漫了他的全身,他的口中吐出了白沫。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儿子绝望了,没有了父亲这个主心骨,他真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密林里一丛白色的小花映入了父亲的眼帘。父亲微笑了,断断续续地说:“孩子,我们有救了!

这是一种……叫‘还魂草’的小花,是专门……医治蛇毒的,你出山去。找个医生,让他……带着金银花……速来救我……‘还魂草’跟金银花捣在一起,可治……蛇毒……”看到儿子担心的目光,父亲又说,“放心,这种蛇毒,三天之后,才会……死人,你速去速回……”

看到父亲那么肯定的眼神,儿子深信不疑了。他采下几株“还魂草”,发狠地往密林外跑去。顺着父亲交代的落日的方向,两天后,儿子终于跑出了密林。母子俩一起去镇上找了个医生。

可医生只看了那“还魂草”一眼,就摇头说:“这只是一种无名的野萝卜花,根本不能解除任何毒性。金银花虽有解毒功用,但也只能解除普通热毒,根本不能解除蛇毒啊!”

可是母子俩不信,他们带上这两种药草,带着一群人,按照父亲的“三天”期限重新赶回密林时,发现父亲早已死去。那个医生也去了,他看了看孩子死去的父亲那紫黑的面容,摇摇头说:“这是中了剧毒,眼镜蛇的毒,三个时辰内必将暴毙而亡!

孩子,你父亲是医生,他不会不知道。他是骗了你啊!”

刹那间,儿子泪如泉涌。如果没有父亲这个谎言,他想他真的能走出密林吗?答案是,不能!他想他一定会一直陪在父亲身边,最终因六神无主而困死密林。

儿子因诚实的父亲一生中说过的唯一的一句谎言获救了。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对父子去深山采药被困山林时,父亲在遭遇毒蛇袭击后用一句谎言骗儿子独自走出密林的故事。

2.文章开头写父亲教导儿子不要说谎和儿子从没听父亲说过谎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既塑造了父亲诚实的形象,又反衬出后文父亲说谎时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父爱;同时又交代了后文儿子坚信父亲的谎言的原因。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专项复习 七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 世说新语 二则。1.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 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 2 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3 君与家君 期 日中 4 待君久 不至。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 俄而雪骤俄而 不久,一会儿骤 急。2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大体拟 相比。3 未若柳絮因风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

课内诗歌赏析。1 次北固山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 茫茫江水,隐隐青山。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平 阔 正 悬 四字准确生动,阔 是 平 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 即包含 和风 又包含 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一 童趣 一 词语积累 一 常规词语 余 我。童稚 zh 幼小。稚,幼小。秋毫 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故 所以。物外 超出事物本身。私 暗自,暗暗的。拟作 比作。拟,比,比拟。向 接近。昂首 抬头。昂,抬。项 颈,脖颈。素帐 未染色的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