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1 8课

发布 2023-04-16 04:07:28 阅读 3705

2010~2023年度五年级科学(下期1

第一课地球

1 出海船只远航时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也看不见了。这种现象说明地球是圆的。而事实证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2 地球有多大: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直径约12800千米,半径约6400千米。站在高山脚下,我们很容易感觉到山的巨大,但与地球相比高山显得相当渺小。

3 在地球表面面积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难怪人们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而南半球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4 平原占陆地面积的80‰,约1·6亿平方千米。

5 地球内部结构:

地壳:(厚6~40千米,厚度不均匀)(表层)

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 (中间层)

地核:(由铁镍等金属组成,最里层是一个半径1250

千米的球心)(内层)

第二课太阳。

1 太阳照耀着地球, 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放出的热量。但如此巨大的能量仅相当于太阳放射出的能量的二十分之一。

2 太阳光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了光明 , 带来了温暖。有了阳光,万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动物呼吸使用,太阳对人类而言至关重要:

地球大气的循环,日夜四季的轮替,地球冷暖的变化都是太阳作用的结果。

3 太阳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它通过核聚变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热能。

太阳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而压力极大。太阳内部在这样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产生核聚变。

4 太阳的结构。

中心热核反应区(占太阳半径四分之一质量占太阳的一半)

辐射区(0·25~0·86个太阳半径)

对流区。太阳的外部还有太阳大气层(表面温度平均6000摄氏度)

第三课月球。

1 每天随着月亮在空中自西向东移动时,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地球上看到月球被照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月相变化周期29·53天,约29天半。

2 月相变化规律及过程。

每月农历初一出现新月(朔月)明亮部分很小甚至没有。过了新月,亮区逐渐变大成娥眉月、(初三四)上弦月、(初七八)满月、(望月十五六)。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变小成下弦月、(二十二三)残月、(下娥眉月二十八左右)又回到新月。

3 月相变化原因。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明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4 登月第一人。

2023年7月20日22时56分20秒,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4天多的飞行,终于降落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一小步成为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5 宇航员出发前应带些什么。

航天服氧气安全带牵引缆索无线对话器等。

6 月球上有什么。

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壳(由铀钍钾镁钛及氢等矿藏组成稀有金属比地球上还多 )。

7月球上的物重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重量约占它在地球上的重量的六分之一。

第四课白天与黑夜。

1 地球与太阳。

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一周约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 昼夜交替的产生: 由于地球是一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只有向着太阳的一面才能得到阳光的照射形成白天— 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形成夜晚—夜半球。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着,于是白天与黑夜就不停地交替着。

3 浑天说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包着地,就像蛋壳包着蛋黄一样。天球不断地绕着一个轴转动,太阳星星随着天球转动产生了昼夜交替。

4 地心说古代欧洲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月球水星金星太阳木星土星等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太阳绕地球运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5 日心说 15世纪前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6 昼夜变化影响着动植物。向日葵花盘白**向太阳,傍晚地垂下来。牵牛花清晨太阳出来时开放,夜晚闭合。

合欢花白天叶子张开,夜晚闭合。 睡莲清晨开放。 昙花夜晚开放。

蝴蝶白天活动。 猫头鹰白天睡觉,夜晚捕食。鸡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蛾夜晚活动。

第五课春夏与秋冬。

1 直射与斜射 : 阳光照耀在大地上,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到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物体得到的热量也不同。直射条件下得到的热量多,斜射条件下得到的热量少。

2 四季的成因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有时直射(高度大),有时斜射(高度小),有时高度适中。这样在一年中就出现了冷热不同的四季变化。

太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附近移动,因而赤道附近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常年温度高。地球的南北极始终是寒冷的 。南半球的四季变化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3 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四季变化,春天气候比较温暖,万物复苏,夏天气候普遍炎热,到处葱茏苍翠。秋天气候逐渐变凉,树木开始落叶。冬天气候寒冷,大地银装素裹。

四季变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4 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 大多数植物春天发出新芽,开枝散叶,秋季落叶保存水分。大多数动物会在秋天换毛,储藏食物,春季脱毛,迎接酷暑。

有些动物冬季冬眠,有些动物夏季夏眠。有些鸟类春季飞往北方避暑,秋季飞往南方避寒。

第六课 1 祖国不同地区气候: 湖北省**带季风气候,天气变化剧烈,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寒冷,气温偏低。 海南省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寒冷,冬春干旱,夏秋多雨。

黑龙江全国气温最低省份,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没有夏天。新疆干燥冬冷夏热,气温日差大,日照丰富,“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偏低,日温差大,干季雨季分明。

昆明四季如春,日温差不大,“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2 全国各地不同地区,春天到来时间不同。东南地区大约三月份,中部地区大约四月份,西北地区大约五月份。

3 日食。太阳园面被月球遮掩的现象。可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

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 )。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天球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便发生了日食。

4 月食。 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与太阳相对的方向,三天球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月亮进入了地球的本影内。而产生日全食,若部分进入地球本影内,产生日偏食。

第七课种子和幼苗

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双子叶植物无胚乳,如菜豆。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如玉米。)

2 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1】种子从外界吸足水分,种皮变软,种子膨胀,撑破种皮。【2】胚乳、子叶里的不容许物质分解成可溶性物质。供胚细胞吸收利用。

【3】胚根、胚芽、胚轴很快生长。【4】胚根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使早期幼苗固定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5】胚轴细胞生长伸长,把胚芽、子叶一起推出土面。

胚芽发育成新植株的茎叶系统,幼苗形成。

3 子叶的作用;它是胚的组成部分之一,为储藏养料或幼苗期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在无胚乳的种子内,子叶肥厚,储藏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内,子叶不发达,但可从胚乳中吸收营养,供胚发育需要。

第八课植物长大了。

1 植物生长规律;一般植物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开花、结果的过程。生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如植株长高、叶子变多,根茎长长长粗。幼苗期长得很快,高峰期过后生长得缓慢一些,最后到衰老期,甚至死亡。

2 植物生长的四个阶段;种子播种期、幼苗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经过这四个阶段,就算完成了一个生长周期。天球。

五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2011年度五年级科学下2 第九课养蚕。1 蚕卵的孵化。在20 25 的条件下,蚕卵一般经过1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出蚕来。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淡黄色或黄色,经过1 2天变成淡红 浅褐色。3 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以后不发生变化。如果是白色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

五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

一 填空。每空3分,共45分 1 日晷是根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和 也会慢慢的变化 的原理制成的。2 摆的快慢和 有关 摆绳越长摆得越 摆绳越短摆得越 3 在制作摆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 来改变摆的快慢。4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 5 古代的水钟有 型和 型两类。6 地球自转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18 23课教案

编号备课时间 18 斜面。设计 莒南县第七小学刘敬霞。教材分析 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频繁的一种简单机械。但究竟什么是斜面 为什么要用这些斜面 斜面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 的应用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本课以极具视觉冲击效果的盘山公路为切入点,按照 做中体验 发现 交流总结 应用 的思路展开教学,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