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说教材:
一.说课标:
1.学段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2)数学思考目标:
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3)解决问题能力: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态度目标:
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2.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方面:
联系具体情境,体会数概念的扩展,初步形成有关整数和小数、正数和负数的认知结构;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经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和相关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过程,能应用公式计算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土地面积的大小。
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能联系需要解决的问题解释统计结果。
2)数学思考方面:
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数感。
进一步加深对运算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体会不同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问题解决方面:
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交流,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释解决问题的结果,进一步感受反思性学习环节的意义和价值。
4)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进一步感受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自觉性。
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方法上的收获与进步,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二.说教材。
1.编写特点:
1)精心选择学习素材 。
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含有特定教学内容的素材(如:教学认识负数时用生活中的温度引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2)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的线索。
根据不同数学内容的自身特点,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着眼于引导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方式,精心设计活动线索(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推倒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的安排,给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又暗含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逻辑线索,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数学方法的独特魅力。
3)注重不同数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与综合应用。
如教学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前面学习过的单位换算题目(如:教材练习十一,5题和12页等),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的理解,体现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普遍意义。
4)重视发挥练习内容的巩固、应用和拓展功能。
5)适时安排整理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组织讨论,帮学生沟通联系。
这样编排,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帮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
2.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目的:
1)较大的单元之后安排“整理与练习”。
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根据内容特点选择学习方式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不断进行反思的习惯。
2)以练习划分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 。
适当增加练习的机会,能为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教师更加灵活地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一定的教学空间。
3.教材编写的内容结构: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共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本册教材主要从8个单元体现出教学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主要包括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字母表示数。
“图形与几何”包括多边形的面积,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统计与概率” 主要涉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实践与综合应用” 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了三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校园绿地面积”、“班级联欢”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本册教材各领域知识编排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注重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多边形的面积是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做铺垫。
2)加强了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很好的体现了数与形的统一。
3)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呈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规律,教材采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块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的方式,有简单到复杂,有低层次的展开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
三、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
精心设计校本练习,以校本作业为载体,力求实现数学的开放性、发展性,使学生能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既在数学课中渗透德育,又使课堂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元。
三)快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
2.评价建议: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书面测验、开放式问题、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
(三)评价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评价时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课程资源。
课本引领,以一带多,发挥校园文化、阅览室、校本课程的作用。
(2)网络资源。
各大教育**、教育资源网等。
(3)多**资源。
用好多**,发挥音像资料在调动孩子积极性方面的作用。
(4)社会资源。
当地自然特征、民风民俗 、 地域文化。
“课标”是指路的明灯,“教材”是无尽的宝藏,需要我们的补充和丰富。“数字”是跳动的音符,“数学”是神奇的学科。做为数学老师,当我们把数学教学当做追求、潜心研究时,我会伴着优美的旋律,与孩子们共同享受艺术般的快乐。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材,说到教材我们首先应该说课标,课标好比一盏明灯,为我们师生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只有正确的把握了课标,我们教师才能知道教什么 怎么教 教到什么程度,从而准确把握教材,也只有把握了课标,我们教师才能知道平时训练什么 考试考什么,所以说,准确把握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
五年级上册语文 研课标 说教材。玉门市小金湾民族学校张恒。学生是发展着的学生,五年级发展的基础是三四年级,又为六年级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我应当从小学发展的整体把握第九册教材,承前启后,前四年所有的学习要点应当继续滚动前进 螺旋上升,在五年级得到提高,获得新的发展。在做第九册的教学计划前,应当对前八册的...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交流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从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教材 一 说课标 一 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1 知识技能 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每单元的主要内容。2 数学思考 1.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