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兴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时间:教师:
课文题目课时。
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所在单元:课型:
第五单元新授课。
余俏兰。班级: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目标。2、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反馈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上节课布置了一项调查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谁愿意来汇报一下调查结果?
师:是的,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
教学环节。都要用到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师:对,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二、**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的主题图。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学生汇报课前让学生调查人民币用途,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指名回答。
学生新课。标第一网。
1)让学生观察购物图和乘坐碰碰船购票图。
让学生说说画面的意思。(2)再让学生观察第4幅图。
指名回答。看这幅图,请说一说:“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2、购物游戏。
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东西吧!看,老师今天把一个小型的“超市”搬到课堂上来了,还请来了三个漂亮的售货员姐姐。(学生扮演)先来听一下姐姐们的介绍,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吧!
第一个介绍标价分别是:100元的保温杯、50元的雨伞、1元的铅笔。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标价的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字,是什么字?
(元)集体回答对了,“元”是人民币里面最大的单位。(板书:元)
第二个介绍标价分别是:10角的徽章、5角的印章、1角的红花磁贴。那这些标价的数字后面又有一个什么字呢?(角)
是的,“角”也是人民币的一个单位。(板书:角)
还有一个姐姐,看看她卖的又是什么?
第三个介绍标价分别是:10分的。
渗透德育: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次出现在数字后面的字又是什么。
呢?(分)对,“分”是人民币里面最小的单。
位。(板书:分)
听完了售货员姐姐介绍的商。
培养学生团结品,估计你们也想到了自己想买的小组讨论。
合作的精神。
东西了,那现在先小组讨论一下:
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零花。
钱”去买到你想要的东西?
讨论完后进行购物,每个小组请参与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
两个学生同时上台自由购买。)中感受到数学。
和我们生活是当有学生想用1元钱去买10角钱的。
息息相关的。
徽章时,引导学生得出:1元=10角。
板书:1元=10角)
当有学生想用1角钱去买10分钱的。
贴纸时,引导学生得出:1角=10分。
板书:1角=10分)
三、巩固提高。
1、做一做。(完成课本第53页“做。
一做”第1题:写出下面钱数。)
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动脑、
集体讲解。动手的能力。
2、练一练。(完成课本第53页“做。
一做”第2题。)
贴纸、2分的气球、1分的橡皮擦。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认识了人民币。那么在这节课上,大家学会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谁愿意来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
学会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元是人民币里面最大的单位,分是人民币里面最小的单位,它们中间还有一个单位角。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
家庭作业。完成课本第55页第1、第2、第3题。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板书设计。
1元= 10角1角= 10分。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用数学解决应用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 掌握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 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3 知道解答应用题后写出单位名称并口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页例4,练习二十第 题。教学重 难点。掌握求总数和...
一年级数学乘车公开课教案
乘车。一 谈话引入。师 老师知道有的小朋友每天到都很早,那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来的呢?生 坐公交车。师 昨天晚上老师也坐了公交车,你们猜猜当时有几个人?没错,只有老师和司机师傅两个人。老师当时心里还怕怕的,司机叔叔的车很快就开到了下一站,这个站台叫做 三家店 那我们一起看看吧。二 探索新知。一 连...
一年级数学上公开课教案
的认识和加减法。任教者 陈清景公开课时间 2011年10月17日上午第一节任教年级 一年级。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2 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教学准备 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