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包括4个部分)
1、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书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4—35页的内容。
2、教材编写意图。
立体图形的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教材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并为后面学习平面图形作好了铺垫。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呢?我主张让学生在“玩” 中学,在“乐”中思,为学生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采用愉快式教学法、实验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不论回答是否令我满意,都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实现心与心的交融。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分一分、摸一摸、滚一滚、搭一搭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体验新知,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深刻。
三、说教学准备。
教具:10袋各种形状的实物,多**课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若干个。
四、整体设计。
这节课的教学按照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三部分展开,其中认识图形采取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具体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参与教学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从家里收集了许多小时候你们玩过的玩具和见过的物品,想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想。教师展示篮球、魔方、水杯、牙膏盒、包装盒、橡皮、桂圆八宝粥包装筒、墨水瓶盒、小皮球、色子、肥皂、铅笔盒、茶叶桶、乒乓球、玻璃球、纸巾盒等。
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激励评价并**展示**。
师:看这么多的物品,同学们都认识,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能把它们根据形状分一分类吗?
学生:能。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和研究这些物体。
这时孩子们的情绪迅速高涨,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民主导学,自主**。
这部分是整堂课的重头戏,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看一看、分一分,揭示概念。
1)、让学生分成9个4人小组,先仔细观察袋子里的礼物,然后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有的按有角和没角分成两类,有的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分4类,这时教师用课件演示分类结果,让学生看得一目了然。
3)、揭示概念,教师依次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让学生为其取名,并说说为什么?学生可能会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或长方块,把球说成圆,教师要及时纠正,并板书名称。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这4种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认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一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摸一摸,感知特点。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实物摸一摸,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说说,这样安排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心情轻松了,没有任何压力,思维也迅速活跃起来了,不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地说开了,有的发现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尖尖的角,有6个平平的面;有的发现正方体正正方方的,也有6个平平的面,并且6个面都一样大(这一点可能有些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及时加以引导)有的发现圆柱四周圆圆的,上下一样粗,上下都有平平的面;有的发现球圆溜溜的。
教师这样放开让学生亲自尝试,加深了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培养了动手能力,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认识更加系统化,更加全面化。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师首先进行设疑,问:“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都穿着花衣服,如果去掉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顺势将这些图形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做第一次尝试,依次从袋子里拿出相应的实物,完成后闭眼想象四种图形的样子。接着进行第二次尝试,教师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辩认。这一节由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到脱去外花衣以后的抽象的几何图形,过渡非常自然,学生乐于接受。
4、融入生活,寓教于乐。
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后,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寻找生活中这样形状的物体。例如:长方体有文具盒、数学书、药盒子……正方体有魔方、化妆品盒子、骰子……圆柱有蜡烛、灯管、铅笔……球有皮球、足球、玻璃球……这样举例,学生的思路开放了,思维拓宽了,并且体验到了数学**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了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5、活动巩固,进一步体验特征。
我安排了3个环节:
1)、滚一滚,比一比,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放在桌上滚一滚,比比看,谁滚得最快?学生很快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不会滚,而圆柱只能前后滚,球可以四周滚,最会打滚。教师马上追问,谁站得最稳?
让学生明白正好是相反的,最不会滚的也就站得最稳。
2)、猜一猜,抽学生上台摸大箱子里的礼物,把摸到的感觉说一说,下边同学猜是什么。也可以让下面同学先描述图形的样子,上面学生按要求摸出实物。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都想知道到底藏了什么好东西。
3)、搭一搭,让小朋友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自己想象,自由发挥,用学具搭出各种美丽的造型。
以上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并且感受到了平面和曲面的区别,通过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操作的感受,培养初步的交流能力。
三)、检测导结,效果反馈。
一)检测设计:
1、下面图形中,正方体的是( )长方体的是( )
1)从左边起,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
2)说一说圆左边的一个是( )右边的一个是( )
3)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
二)、集体讲评批阅,反馈信息。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物体都立体图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们认识和了解它们了吗?有什么收获,同桌相互说说。
五、说板书设计。
我整个板书设计的特点是运用鲜艳的欢快的色彩吸引学生,引起注意,把美渗透于数学教学中,**并茂,形象鲜明,充分体现本节课所学内容。
附板书认识物体和图形。
长方体 :长长方方、 6个面 、 不易滚动
正方体 :四四方方、6个面一样大、不易滚动
球 :圆圆的,易滚动。
立体图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 说课稿。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 之 认识立体图形 本着对当前 叙写学习目标 目标引导教学 任务链推动教学 评价促进教学 的思考,本节课将从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评价的设计 ...
一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 教科书p32 p33的内容,练习五p36第2题。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 空间与图形 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的展开也注意了由创设情境 实物引入 操作感知 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由具...
人教版一年级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导读词 根据调查发现孩子们大多数能感知物体的形状并基本上能说出物体形状的名称,但是对于物体是 体 还是 形 描述时不一定准确 对于立体图形的特点大多能够感知,但是具体说不出来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 学生没有建立特定的依据来区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具体过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