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
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会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课文讲解。课文共有两道例题,这与连加、连减基本相同。用情景图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同时还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数。
例1是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先用图表明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这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表明计算顺序。
例2与例1略有不同,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课文没有标明,留给孩子自己去填写。这样处理,有利于孩子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孩子的计算水平。
教学建议。打开课本,看图说图意:例1有两个图,第一个图,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可以算一共有多少只?
第二个图,有7只天鹅,飞走2只,可以算还剩下多少只?教师问:两个图之间有联系吗?
孩子可能说:第二个图的7只天鹅,就是第一个图飞来3只后的天鹅。孩子也可能说:
第一个图天鹅飞来,第二个图天鹅飞走,第二个图是第一个图的继续。让孩子想像天鹅飞来又飞走的画面。引导孩子根据想像中的动态画面进行思考,飞来用加法算,飞走用减法处,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
4+3-2,让孩子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得出算式后不要急于计算,让孩子再对照画面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4先继续数3再往回数2,以加深孩子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
计算时,先让孩子对照图思考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确定的计算顺序先算出“4+3”的得数“7”,教师仿照课文在4+3的下方写7。算第二步时,仍然要注意提醒孩子思考:
用哪个数减去2,使孩子更明确地认识到第二步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7”减去“2”,从而加深孩子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例2,让孩子对照情景图先说出“4-2+3”的意义,再说一说计算的顺序,最后由孩子独立进行计算。计算后让孩子说一说第二步是用哪个数跟3相加的,这个数是怎么来的。
可再让孩子用数的组成理解两道例题的计算方法,并做读书笔记:
最后,让孩子把算式的数据与图上的情景用线连起来,以增强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
第1页。做一做”。左图一个同学拿走3个球,右图另一个同学拿来4个球,现在有多少个球?让孩子独立观察并列式计算。
习题解析。第1题,除要求孩子根据画面正确计算外,还要重视孩子在方框里填加数和减数的过程,为孩子以后更好地学习看图列式计算,特别是看图写两步算式做准备。
第2题,一道连线题,练习时先让孩子独立完成。然后,让孩子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起到巩固连加、连减计算的作用。
第3题,抄写加减混合的算式。
第2页。
2024年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10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10的认识。学习目标。熟练地数出10,会读 会写,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课文讲解。10的认识的学习内容与前面 的认识略有不相同,主要有两点 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是考虑到孩子对自...
一年级上语文素材教学建议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对开展课改实验教学有重要的意义。苏教版课改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语文 上册 总体框架上,分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汉语拼音 课文三大部分。教科书的编写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 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材认为,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是当前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而良好的...
一年级数学教学几点建议
一 小学一年级如何理解加法运算?加法的意义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的变化过程,左图是一个小朋友折的红纸鹤和两个小朋友折的蓝纸鹤,右图把他们合起来是3只,还可以看成左图是参与折纸鹤的1个朋友和2个小朋友,右图他们合起来是3人。所以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