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 1 5的认识说课稿

发布 2023-04-09 14:10:28 阅读 2932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数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1-5的认识(板书)

1-5的认识这一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该部分是在学生初步学习数一数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继续,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这一阶段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和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从实际的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数的含义,会认、读、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使学生理解1-5基数含义。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我将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的学习情境,通过精心策划的情境能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教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更有趣味。

出示主视图,那么多小动物,你喜欢哪个?能用相同的圆片表示出来吗?明确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这样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孩子的回答,从图过渡到数,顺利开展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是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倡导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合作学习。它能促使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改善课堂心理氛围,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同桌合作,能根据摆出的圆片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接着询问,一个圆片,表示1,再摆一个圆片,表示几?逐步感知

第三环节是应用拓展、巩固学习。

练习可以说是数学学习有效的途径,因此我本着知识性、驱动型和有效性的原则,设计了如下的几个练习,而练习通过猜数游戏和观察身边事物进行。根据教师的叙述,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

进行猜数游戏,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使知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观察身边事物这个供学生主动**的学习环节,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物体,并且用数来加以描述,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内化,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

书本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而看书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我想提问学生,今天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帮助你,想必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回顾这一节课的知识要点,我想这样意义更为深刻。

好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下面我将对第。

一、第二环节来展开我的微型课。

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1 附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一 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15分 二 分一分。15分 交通工具动物蔬菜。三 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并解决问题。24分 1.数一数,涂一涂。2.根据上面涂色的结果填一填。3.解决问题。1 最多,最少。2 桃和梨一共有多少个?四 参观动物园。26分 1.数一数,涂一涂。8分 2.根据上...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课时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课时4分与合。教学内容1 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1.掌握并理解5以内数的分与合。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同学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课时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课时6减法。教学内容1 5的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 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2.会计算减法算式。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具准备。ppt课件 圆片若干。教学过程。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复习加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