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发布 2023-04-08 15:23:28 阅读 909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正确而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使用“=”和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和物体个数的多少。

5.认识人民币,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7.学会经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8.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课时安排:59课时。

第一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使学生认识个位和十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数的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使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组成和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及进行简单的估计等活动中,图会输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及估测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5.使学生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含义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1) 一个一个地数,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2) 学生口中数的数与物体的实际数量相对应。

3) 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书的大小关系。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借助直观模型,在探索与交流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能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以及初步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及求“相差”“被减数”“减数”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9课时。

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角=10分,1元=10角。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够正确地数出面值较小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做简单的几元加、减几元,几元加几角、减几角的计算。

2. 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活动,培养估算能力、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把人民币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在购物活动中体会人民币的功能,能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学难点:1.能够根据“1元=10角、1角=10分”说明几元几角化为几角,或几十几角化为几元几角的思路。

2.在人民币加、减法计算中,需要先计算再换算的题目。例如“”1元8角+5角=2元3角” .

旅游购物。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100以内加、减法和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购物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发现数学信息、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安排:1课时。

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操作小棒、计数器、小珠子、小正方体等学具及画图等方式,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对于进位和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只要求用竖式计算。

2.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数学和生活想联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笔算,重点是笔算和口算相结合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课时安排:14课时。

第五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初步掌握上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结合生活实际和七巧板的拼摆,进一步认识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简单推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课时安排:3 课时。

第六单元分类。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数据的分类、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划分结果,并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初步体会数学的基本分类的思想,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初步感受统计方法的意义,初步培养数据分析的观念。

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引导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体会道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划分结果。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体验分类统计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积累分统计的数学经验。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课时安排:2课时。

数学百花园

教学目标:1.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蕴含得数的排列规律,沟通数之间的关系。

2.经历百数表的“解构-重构-变形”的全过程,是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想学生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坐标思想及无限思想。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蕴含的数的排列规律,沟通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百数表的“解构-重构=变形”的管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1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

教学目标:1.对本学期的内容进行全面回顾与整理,掌握基础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按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常见的量、认识图形分域进行梳理,并适当做好各知识领域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初步让学生了解复习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作用,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3.在复习的过程中,崇恩发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认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挑战新问题,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课时安排:5课时。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数学随堂练习

一 数学就在我身边。1 把数量相同的连起来。2.看图填空。二 分类 比较。1 把不是同类的圈出来。2.把同类的连起来。3.填空。三 认识10以内的数。一 认识1.2.3.4.5 1.看图写数。2.先算一算,再把结果是3的算式圈起来。二 认识基数 序数。三 认识 四 认数01.看图写数。五 认数6.7...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5 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6 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三 复习的具体设想。1 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

北京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马池口中心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各科单元教学计划表。科目 数学年级 一年级任课教师 金颖2014年9 月 1 日。注 1 教师在全本书备课的基础上,要认真做好单元备课,确实做到把握教材。2 课时备课要认真地写在备课本上,教导处不定时抽查。马池口中心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各科单元教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