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第2课时左右教案

发布 2023-04-01 06:58:28 阅读 8988

第2单元位置。

第2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辨别“左”、“右”。难点:

初步确定“左”、“右”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

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游戏之前谁来说说什么是反动作?(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

2.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提问:你们知道你回答问题时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生回答:左手。

师: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另一只手是?学生回答:左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板书课题:左、右)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体的左右。

师: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学生个别展示、汇报。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2.认识左右。

1)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左手和右手分别做哪些事情呢?学生个别汇报。

2)师: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3.

摆一摆,进一步认识左右。

1)师:请大家将学具盒里的圆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个。根据要求摆一摆:

三角形片放在圆片的左边,正方形片放在圆片的右边,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边。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师提出问题: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最左边的是什么?谁在谁的左边?

谁在谁的右边?……2)师:把自己摆的打乱顺序,每个人模仿老师刚才的问题,向同桌提三个问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同桌之间活动。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师: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学生观察、汇报。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2题。学生观察**,提出那个同学。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

1)出示少先队员举手的**(教材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右图)师:你知道少先队员敬礼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生个别汇报。

师讲述:少先队员在敬礼时举的是右手。(2)出示标语牌“上下楼梯,请靠右行”。

教师:瞧,这是老师在学校楼梯旁的墙壁上拍到的**,请大家一起念一念标语牌上的内容。学生齐读。

教师:你知道这标语牌上字的意思吗?如果随意走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对了,大家在上下楼梯时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会造成上下楼梯拥挤的结果了。

教师出示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左图,提问:那么这个小朋友现在该走哪边呢?谁能帮助她。学生个别汇报。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生:左、右。

师:对!在生活中,我们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在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这样就比较安全了。【板书笔记】:

左、右在的左边。

在的左边【教学反思】:

左、右”的教学内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对于左、右,一年级的学生其实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在描述上学生很容易将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动,以游戏形式融入教学环节中,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来感悟左右的相对性。

在教学巩固环节,发现少数学生对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一知识点还没把握好,需要让学生亲自到楼梯上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单元检测题

周测培优卷2 分析物体之间简单位置关系的能力检测卷。一 我会辨 上 下 圈一圈 15分 住在的 上下 面 住在的 上下 面 住在的 上下 面 住在的 上下 面 的下面是 二 我会辨 前 后 画一画,圈一圈 每题5分,共15分 1 在最前面的小动物下面画 2 在最后面的小动物下面画 3.在的 前后 面...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教案2新人教版

练习 2 个人初备案。课时课题授课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时安排。一 第5课时。总第 13 课时星期 三 9 月 20 日。练习 2 新授课。1 进一步掌握左右关系的相对性。2 用语言准确的描述事物之间的左右关系。3 明白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 掌握事物之间的左右关系。教学难点 ...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 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 学生共计8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学校大门,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容易疲劳。并且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尽相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