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教学案例与反思

发布 2023-03-29 10:26:28 阅读 5605

1、《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反思。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

1.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谁?(课件出示──聪聪。)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聪聪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本节课安排学生们喜欢小精灵聪聪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为学生从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

聪聪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钱)

看到这么多钱,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用它买文具。

生:我想用这些钱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生:我想把它存起来。

生:我想,我要是有这么多钱该多好啊!

对学生给予表扬。)

适当的评价与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献爱心,孝敬父母等。

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初步感知人民币。

师:钱的用处可真大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钱的资料,现在你对钱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知道钱还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生:人民币上有国徽。

生:钱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学生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明确的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让学生搜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途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渗透: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

3.识别人民币。

课件演示)聪聪:“小朋友们,你们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我这里也有一些人民币,快看看,你们都认识吗?

”(学生回答)”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师:我们在认钱的时候,不仅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还要看数字后面的汉字,来辨别它的面值是多少。

再出示几张人民币让学生说面值。

师:刚才我们认的这些人民币就是我们在生活总经常使用的第5套人民币和部分第4套人民币。

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因才老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4.人民币的分类。

课件演示)聪聪:“你们可真棒!全答对了,祝贺你们!我要送给你们一份小礼物,就在你们的桌子里,快找出来看看吧!”

师:是什么礼物啊?

师:和我们平时使用的人民币一样吗?(学生回答)这是模拟人民币。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模拟人民币分分类吗?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的最好。开始吧!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对人民币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学生间的共同努力,生生互动,使学生树立了合作意识,并逐步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二、实践活动,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1:换币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将人民币进行了分类。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吧!(实物展示2角、5角、1元的人民币各几张。)

师:老师这有一些面值是2角、5角、1元的人民币,我想把它换成零钱,你想和老师换哪张?想怎样换?把你的想法悄悄告诉给你的同桌。

学生换钱)师:10个1角就是1元,也就是1元=10角。(板书)

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起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师生是一种友好、平等、朋友式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2:模拟购物。

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小小超市开业了,这里有许多优惠的商品,同学们看看都有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想不想用手中的人民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教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上网浏览人民币**,教师简单介绍。

)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查资料、看看书、或者请教学问大的人……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次人民币知识小竞赛,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将拓展人民币知识为弹性内容,通过上网浏览和教师讲解,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欲望,激起探索意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个人民币分类等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于生活实际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算:

齐报得数后,指名说一说3+2,3-2你是怎么想的?

2. 口答:

1)30里面有几个十?20里面有几个十?

2)5个十是多少?9个十是多少?

3.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整十数的组成,今天我们将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

1)出示例题图,理解题意,提问:

松鼠和小熊各拿了几串糖葫芦?

每串糖葫芦都是多少个?由此想一想松鼠和小熊各有多少个糖葫芦?

要求计算出松鼠和小熊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怎样列式?

板书:30十20=)

2)计算“30+20”

30+20怎样算呢?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算一算。

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十个十个地数 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3+2=5

30,40,50。 是50。 30+20=50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30+20”并说给同桌同学听听。

3)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30+20,计算30+20时方法很多,小朋友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50-20=□”

2)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50-20"。

3)汇报计算结果,交流计算方法。

3.小结。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想想做做”1的图,要求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2)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各道算式的具体意思,并说一说在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想想做做”2。

1)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

2)集体订正后组织学生把上、下两题比一比,并想一想;会利用上面的题算下面的题吗?

3.完成“想想做做”3。

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边计算边连线,然后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4。

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此题,每次计算的结果可以写在车厢的方框里,集体交流订正。

5.完成“想想做做”5。

独立完成此题,集体订正后同桌同学互选一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指名说题意,同桌同学互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时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多**教学,让书上的小动物动了起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课一开始就吸引了他们。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对计算的方法说的很少, 很多都只想到一种办法。 但在后面的计算中,表现还不错,都会做。

这节课的练习很多,所以下半节课学生有点心不在焉了。如果最后设计几个游戏,效果就好了。

3、《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的例题,第16-1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能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思维发展目标: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把已初步积累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理解“少得多”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答案的估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学例题。

师:瞧!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角星。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说:“我做了38个。”

师:比较34和38的大小,你发现什么?

师:瞧!西红柿也发现了点什么,我们读一读: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些。

师:为什么说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些?

因为38比34大。

师: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些,还可以怎么说?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些,就是小猴比小猫做的少些。

师:为什么?

38比34多些,34比38少些。

2.学习“试一试”。

师: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展示。

师: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师: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师:汇报交流。

逐个试验排除,58比50多一些,48比50少一些,18比50少得多,所以选“18个”比较合适。

3.小结。

小朋友已经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两个事物的多少关系。

小学一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体育 立定跳远 教学案例与反思。一 案例背景。立定跳远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本课是立定跳远的新授课,让学生在 小精灵学本领 的情景中学会双腿用力蹬地起跳的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讨论,能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让每一位学生...

一年级语文《四季》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年级语文 四季 教学案例与反思。一年级语 四季 教学案例与反思时间 2016年6月立项号 13x 1287 题名称 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研究负责人 赵xx 所在单位 xx市xx区xx小学 案例背景 根据新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在教学中以情激情努力引导学生享受语学习的快乐,学生堂气氛高涨,热情...

一年级组教学案例 反思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学反思。汉语拼音是帮助儿童识字 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一个月的煎熬,一年级的汉语拼音的教学过半了,总结多月以来的拼音教学,一句话 苦中有乐。首先的感觉就是拼音教学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看情景图 学习情景歌 认识新的拼音字母 复习总结。在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