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春晓》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一年级上册《春晓》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诗句的意思是:
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夜里我听到的风声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作者先写早晨的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觉。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和配乐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中的“声、知、少”都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鼓励学生用熟字或生活积累自己设法记忆字形。如,用“小”记“少”,用窗外的`雨点形象记住“雨”。
要提醒学生注意易混淆之处:“声”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竖弯钩;“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夜”的第四笔是竖,不是竖提。
2.写字教学。
有的字重点笔画正好写在竖中线上,在指导学生观察范字时,可提醒学生抓住这些笔画,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夜:夜夜夜夜夜。
雨:雨雨雨雨雨。
声:声声声声声。
三)朗读指导。
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可以通过教师朗读或录音朗读进行示范,再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早晨醒来听到鸟叫、想到花开的心情来读,语速稍慢,“晓、鸟、少”的字音适当延长,读出古诗的节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复习巩固生字的练习,可放在教过生字后进行。让学生先把每个生字读一读,数一数笔画,再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第四题填空,应在熟读背诵和书写生字以后进行。
五)扩展活动。
咏春的诗不少,学完本课的《春晓》后,可在《学习园地》中介绍一些描写春色的诗句,注上拼音,让学生读读背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助于学生阅读、体味。
1.简介作者孟浩然。
2.根据诗意编故事讲述。
大意是孟浩然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着,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觉天亮了。起床后,边听边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雨声,走到窗前,边看边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名诗《春晓》。
3.范读课文。
4.猜猜看:课题中“晓”指的是什么时间?
5.读古诗,学字词。
6.背诵古诗,完成练习。
例(二)角色扮演、情景体验。
范读全诗。质疑问难:哪些读懂了,还有哪些读不懂?
创设情景,体会诗的意境:教师说诗意,学生扮诗人念出诗句。
扮演角色,体验情景:学生扮演诗人吟诵诗句;学生扮演诗人,教师扮演奶奶(爷爷),“诗人”向“奶奶”讲述诗意,吟诵诗句。
一年级《春晓》教学设计
一年级 春晓 教学设计。春晓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 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以下是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年级 春晓 教学设计1 春晓 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 辅...
小学一年级《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 古 诗 首 眠 处 个生字,会写 古 声 多 个生字。2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3 能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热爱春天 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二 重点 难点及解决方法。一 重点 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二 难点...
语文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 唐诗 春晓 是长春版一年级下册第十板块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晨即兴之作。诗的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 爱春 念春 惜春的春恋之情。教学设想 根据低年段识字 写字是重中之重的特点以及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 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