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发布 2023-03-24 20:12:28 阅读 7594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该怎么教。

一、了解教材的内容与特点:

1、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新修订教材新增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课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从篇目看来,新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识字再学拼音。“现行的语文教材,一年级的目录顺序是:

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

一、课文、识字。

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

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

二、课文。一年级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常用常见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学习中,这样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认识了部分常用常见字之后,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常用字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四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最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2、教材的主要特点:

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识字的第一课,就是“天地人”,其中重点提到了”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字。为什么要以这6个字为第一课,为什么不从曾经的“人、口、手”开始?

“天、地、人”亦被称为“三才之道”,这个学说很早就深入了中华民族之心,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

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也暗示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对母语的学习,也要从**和体验天、地、人的奥秘开始。这也恰恰体现了教材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

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

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提出了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中,“大人”两字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祖父母,也可以邻居家的小姐姐。

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写字是有规律的,每个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

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地方打字取**字,但孩子写字不能弱化。

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之所以会放这么多儿童诗,一是因为短小精悍,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减少阅读难度;二是孩子容易上口,会增加阅读兴趣。

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

游戏虽然简单,但锻炼了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传话游戏,让孩子们学会等待,锻炼专注力。在当下的快阅读环境下,传话游戏能让孩子们学会静下来心做事。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学会与别人交流的习惯。

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中是个难点。

二、弄清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⑴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⑵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⑴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意思。

⑵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⑶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⑷初步让学生数出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三、具体怎么教: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不能光依靠课外辅导书,要认真学习教师教学用书,弄清每个学期的教学总目标、重点、难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4、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读准字音,分角色诵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每个学生都会被,并且做到大部分学生能默写。

5、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6、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7、充分利用多**,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9、写字时要教学生认识田字格、拼音格,教材第8页、21页有例子,以后每次在写字时要着重指导笔顺(笔顺在每课要写的字边上附有),笔画与偏旁在田字格、拼音格中的位置。(常用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在课本后面有)

10、要重视课后练习。因为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课后除朗读背诵,还有读一读(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还有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这是这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如69页的读一读、记一记:“一头牛”、“一只猫”……就是让学生认识积累一些数量词,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记住这里出现的数量词,并且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词语的积累。

11、语文园地的教学。识字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进行趣味识字,读一读、比一比通过多种形式读来分清字音、字形,用组词来分清字义;安排的日积月累一定要会背,还要会写。园地**现的知识点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并且老师在上课时要把类似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如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就出现了三对反义词,这就需用学生掌握。

12、要求会写的字一定要进行听写,让学生做到不仅要会读、会写、会组词,还要能写写句子;要求会认的字要记住字音、字形,口头组词与说句。

13、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识字,积累语句。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教材各单元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七个单元,其中两个集中识字,五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后安排有 积累与运用 设置了 口语交际 或 综合性学习 课文大致按以下话题编排 春天景象 科技环保 亲情友情 动物世界 儿童天地。本册教材根据 语文课程标准 的选文要求,选取富有童心童趣 渗透现代意识的篇章,既体...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赤中心学校 王鑫春。时间 2015年9月7日。一 汉语拼音处境尴尬汉语拼音是识字的一种辅助手段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汉语拼音教学历来受到重视。2001年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功能的定位,是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说普通话 具体表现为只要求 能读...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作者 曹美 小学语文四川成都双流县小学语文二班 评论数 浏览数 1 192 发表日期 2010 12 30 09 17 18 教材分析。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 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培养热爱语文 热爱汉字 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