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发布 2023-03-26 12:13:28 阅读 4921

作者: 曹美 (小学语文四川成都双流县小学语文二班) 评论数/浏览数: 1 / 192 发表日期: 2010-12-30 09:17:18

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培养热爱语文、热爱汉字、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 2.认字334个(下限),学习20个最常见的偏旁 (部首)。掌握听读认字法(看图识字法、看拼音认字法)等识字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3.写字138个(下限),初步养成写字的良好习惯。

4.学习汉语拼音。能够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能够借助拼音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诗文。 5.阅读39篇诗文(下限),背诵21篇诗文(下限)。

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养成书写、阅读、搜集**资料等好习惯。 7.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个主题单元。 2、金钥匙。 3、识字、写字、拼音。 4、阅读。 5、口语交际。 6、语文综合活动。

1—6单元随文识字写字 ①看图识字②接触写字③开始写字(笔画、笔顺)⑤出现课后思考题(识字条带音节,渗透拼音)

7单元。开放单元。

8—12单元字与拼音 (熟字带声韵母。单韵母学习出现拼音过程。增加了带拼音词语练读内容、《对韵歌》《画鸡》《值日生》 《热带鱼》《豆儿圆》《早操》《马路上》等韵文)

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在具体的语境中练习、巩固拼音发音。

13—16单元随文识字写字,巩固拼音(各单元均有1篇不带音节韵文、1篇带音节韵文)

个主题单元单元的“主题”提供了学习语文的情境。

主题有衔接、捊 1ff8 ??升华。例:家——家园——祖国——祖国在我心中——家园的呼唤——地球家庭。

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的整合。

语文天地”不宜单独备课教学,而应与主体课文教学结合。

开放单元。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整合性 1—册各1个单元。

、金钥匙。各册教学目标的暗线。

别让软任务成为将来学生能力和习惯的软肋)

应融合在主体课文教学及各项语文学习活动中。(必须历经“知—懂—会—熟”的过程,能力和习惯应该是滚动前进,螺旋上升。)随年级升高而增多。

一年级上册金钥匙一览表。

识字、 识字、写字 1字与画 2学写字 3数字 4家 5太阳和月亮 6大海 7外面的世界 12字与拼音( 1字与拼音(二) 字与拼音 13手和脑 13手和脑 15冬天 15冬天写字要先观察, 写字要先观察,再完整地写学习拼音识字的方法知道课文是分段的写字的好习惯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经常回头看, 经常回头看,自检习惯看图识字写字姿势学习听指和指读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阅读自我评价。

习惯:识字、写字、阅读、 习惯:识字、写字、阅读、自检方法:识字、写字、 方法:识字、写字、初步阅读能力: 能力: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写字、拼音。

识写分流,多认少写读书识字,识字读书(语言环境、生活中运用) 分层要求,分时验收识字、写字要保底,不封顶。保底要求要分时拼音书写要适度写字:写对—写好—写快有笔顺要求,但不绝对不宜提前拼音教学,拼音方法要综合。

、阅读。扩大阅读量强调整体感知课文自学习惯从入学开始——保证自读时间。

、口语交际。

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语文课鼓励学生大胆说, 重点:鼓励学生大胆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要是上语文课,进行语文活动,就是在做口语交际,在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必须列入评价范围。

、语文综合活动包括: 字词的学习;古诗文、名言警句的诵读; 拓展阅读篇目;听故事、讲故事; 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资料; 举办展览;讨论交流……

扩大识字途径: 扩大识字途径:

日常生活——读书报、看影视、玩电脑、喝饮料、逛商店、 读书报、看影视、玩电脑、喝饮料、逛商店、 日常生活读书报坐汽车、买东西、去医院…… 坐汽车、买东西、去医院学校生活——校园环境(校名、校训、标语、公告栏、各处校园环境(校名、校训、标语、公告栏、 学校生活校园环境标牌)、班里布置(课程表、值周记录、各项制度、 )班里布置标牌)、班里布置(课程表、值周记录、各项制度、《小学生守则》 生守则》)…节假日活动——庆。

六一、闹元宵、迎国庆、过春节…… 庆。

六一、闹元宵、迎国庆、过春节节假日活动庆六一主题活动——当小记者、办板报、故事会、表演课本剧、编当小记者、办板报、故事会、表演课本剧、 主题活动当小记者写成长记录、参加比赛…… 写成长记录、参加比赛。

教学重点难点。

随文识字的教学步骤: 听读感知——缩小语境——识记汉字 ——离文识字——回文巩固——语境迁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7前期:渗透拼音。以识字为主,稍带一点拼音; 7前期:

渗透拼音。以识字为主,稍带一点拼音; 12) (8—12)中期:集中学习。

以熟字带拼音,学拼音带识字; 12 中期:集中学习。以熟字带拼音,学拼音带识字; 13—16 后期:

巩固拼音。运用拼音识字,巩固熟悉。 16) (13 16)后期:

巩固拼音。运用拼音识字,巩固熟悉。 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汉字带学拼音, 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相结合,以汉字带学拼音,在学习拼音时学习汉字。

韵文教学中——拼音识字(李 、 地) 、以及听读识拼音识字( 时学习汉字。 (例 : 韵文教学中拼音识字字(苹、瓜、南)看图识字的相机处理教材中的主体课文基本上不注音,以免干扰识字。

散文和自读课文注音, 教材中的主体课文基本上不注音,以免干扰识字。散文和自读课文注音, 以利学生阅读。 以利学生阅读。

建议1 教学进度的把握 ( 建议1-1.5月 )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从整个学习进程看,拼音是识字的工具;从本册看, 从整个学习进程看,拼音是识字的工具;从本册看,拼音是重要的教学要点。务必使全体学生学会拼读。 要点。

务必使全体学生学会拼读。

例:两种倾向) 两种倾向) 一年级上册——认字母,拼音节,看拼音识字; 一年级上册——认字母,拼音节,看拼音识字; —认字母一年级下册——抄写字母和音; —抄写字母和音一年级下册——抄写字母和音; 二年级上册——练习、学习一点拼音规则; —练习二年级上册——练习、学习一点拼音规则; 二年级下册——大写字母,音序。 —大写字母二年级下册——大写字母,音序。

(教师可提前适度渗透)

适度—— 以校本研究为准适度。

四)教学评价。

1)识字总数只划最低限,实行“上不封顶下保底”。 本学期至少认字334个,写字138个。应有措施鼓励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基础上,多识字,多写字。

(2)由于学前教育存在着差异,入学后的发展存在差异, 检测识字成绩可以分批进行,无论在哪个学段,只要达到上述要求即为通过;一次检测不合要求,可以测试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合格为止。检测成绩不依据通过的先后顺序判断。 (3)要注意识字兴趣、识字能力的评价。

(4)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及汉字结构,宜随平时教学进度检查,及时纠正写字姿势、笔画笔顺的问题,期末不单独测试。

四)教学评价汉语拼音的评价原则上不单独对拼音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与识字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学生能不能看拼音识字。学生学前教育差异大,应对学困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四、关于《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教材各单元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七个单元,其中两个集中识字,五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后安排有 积累与运用 设置了 口语交际 或 综合性学习 课文大致按以下话题编排 春天景象 科技环保 亲情友情 动物世界 儿童天地。本册教材根据 语文课程标准 的选文要求,选取富有童心童趣 渗透现代意识的篇章,既体...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该怎么教。一 了解教材的内容与特点 1 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包括 入学教育 识字 汉语拼音 课文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新修订教材新增了 日月水火 天地人 等课文,保留了 四...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赤中心学校 王鑫春。时间 2015年9月7日。一 汉语拼音处境尴尬汉语拼音是识字的一种辅助手段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汉语拼音教学历来受到重视。2001年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功能的定位,是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说普通话 具体表现为只要求 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