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发布 2023-03-20 12:25:28 阅读 5451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上学了。第1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一上p2-4。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了解学习环境。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最初步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能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1.小朋友们从幼儿园来到了小学, 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高兴吗?

2.揭示课题:今天不只是你们上学了,小明也上学了,他请我们去参观他的学校,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师生互动。

1.了解学校环境,激发观察兴趣。

1)(投影仪出示“上学了”图)

要求: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校园图,可以从近往远, 从远往近,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开始观察。说说你在校园里图上都看到了些什么?

(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有一幢大楼;有一面红旗;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有6个小朋友在踢足球,有3个小朋友在玩飞机。

老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小结: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校的乐园,宽阔的操场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就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小朋友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2.数图中的数量。

刚才有位聪明的孩子说的是“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他带着一个数——“2”来说这件事,真棒!请仔细看一看图,认真数一数,你能像他那样带着一个数来说一说校园里有些什么吗?

1)观察好以后,先说给同桌听。

2)谁来说给大家听?(全班交流)

根据回答,贴出相应的**,并板书数字1-10,引导全班小朋友带着数字齐说一遍。

3)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生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认真。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哪些数呀?(引导学生说出1~10)

3.指导学生看p4图再来数一遍,并用手势来表示1~10。

4.你能用带有数的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事吗?可以是家里的东西,商店里的,街上的。都行,先跟同桌说一说。(学生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谁第1个来给全班同学说?

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好!家里有2台电视,操场上有5棵树。原来呀,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

三、实践活动。

1.要求:请小朋友用带数字的话来作自我介绍,老师先作一个示范,“我今年xx岁,家里边有4个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有1台电冰箱,2个电视机……”懂了吗?现在就说给你的同伴听听。

(生交流)

2.生交流完后,请勇敢的孩子和全班交流。

要求:数一数他一共说了多少个数字。(及时鼓励说得好的学生)

3.全班一起游戏,找一找你的好朋友,把自己介绍给他(要求用带数字的话来作自我介绍)师生齐唱找朋友歌。

四、课堂小结。

1.刚才老师带大家参观了小明的学校,你们喜欢吗?小朋友们这堂课表现得很棒,说了许多带数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你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2.数学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小朋友们去探索,有许多好玩的东西等着大家呢!

第2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一上p5-6。

教学目标】1. 在数一数、 比一比、 摆一摆的活动中, 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展示台、铅笔等各种文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

1.知识回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一数,谁能把这些数数给大家听?

2.引入新知。

教师请两名身高相同的学生上台, 一人站在讲台上, 一人站在讲台下。

哪位同学高些?

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和平时接触的情况自由说。

他们的这种站法能不能让我们准确地比较出谁高谁矮?

那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比较出来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让台上的两名学生站在同一个地面上比较高矮,得出两人一样高的结论。

看来,要进行比较还要讲一定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一比”。板书课题: 比一比。

二、新课。1.比长短。

(1)谈话引入:

每个小朋友桌上有长短不同的2支铅笔(或小棒),你知道哪只长,哪只短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比一比)

(2)**比较长短的方法。

思考:同桌2个想想办法,怎么比出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同桌合作**比长短的方法。)

全班交流汇报:(生可能说出:看出来的;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比物体的长短……)

小结:在比较长短时,不管是竖着比,还是横着比,都应该把这2件物品一端对齐,比另一端,看谁长谁短。

举例说说身边的物体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3)应用。

出示**:2支粗细、长短不一的毛笔。

说说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2.比大小。

(1)出示皮球和乒乓球**。

小朋友们比较这2个球,你能说说比较的结果吗?(引导学生用“大”、“小”来表达比的结果。)

(2)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出来的)

(3)小结:看就是观察,观察是我们比较时常见的方法。

把比的结果说给同桌听一听:皮球比乒乓球大,乒乓球比皮球小。

(4)出示一大一小2个正方体**。

仔细观察,比一比,说一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

3. 比多少。

(1)感知多少。

出示课本**:一筐苹果和一篮苹果,引导学生观察。

比一比,筐里和篮子里谁的苹果多,谁的少?怎么比的?

(学生可能说筐里有有5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5比3大,筐里的就比篮子里的多;也可能说筐子大些,装得要多些,篮子小一些,装得就少一些。)

(2)认识“多”与“少”

出示小树和土坑图:一个树坑栽一棵树。

教师示范,边说边在小树和土坑之间用虚线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就像把小树栽在土坑里。

学生在书上作虚线。

是土坑多还是小树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一个土坑栽一棵树,这样一个对一个,土坑栽完了,还剩一棵树,我们就说:小树多,土坑少。

出示课堂活动第4题红花图:比多少。

哪排的红花多?你是怎么比的?

指导学生在多的( )里画勾。

4. 比轻重。

1)出示大象与小兔坐跷跷板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大象与小兔坐跷跷板)

大象和小兔谁重?谁轻?

你是怎么知道的?(大象坐的一头沉下去了,小兔坐的一头跷起来了)

引导学生说:大象比小兔重,小兔比大象轻。

2)出示天平上的苹果和西瓜图: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西瓜和苹果哪个轻,哪个重?

你是怎么知道的?(放西瓜的一端往下沉,放苹果的一端往上跷)

小结:在跷跷板和天平上的物体,重的会下沉,轻的会往上跷。轻重、长短、大小、多少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课堂活动。

投影仪出示比一比,说一说。

1.认真观察,说出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重点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第1课时 1- 5的认识。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一上p7页例1~3,课堂活动题。

教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认、读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1~ 5各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感知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圆片、数字卡片1-5、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前面我们在上学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

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

学生:5根小棒和5个小圆片。

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到5的数。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新课进行。

1.教学例1,感知1~5各数。

(1)多**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境,最后定格为例1的情境图。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在升国旗)

2)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

选一事物,数一数,说一句带有数的话。(有1面国旗,国旗上有5颗星星,有3个小朋友。

(3)仔细听老师这句话,看看里边有几个数,都是哪些数(升旗仪式开始了,2个小朋友向国旗行队礼,一个小朋友慢慢地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旗时他们都很安静,眼睛都看着国旗。)

(4)思考:根据图意,你能按数的顺序从1说到5吗?

(5)全班交流。(1个小朋友在升国旗或有1面国旗;2个小朋友在敬礼或天空中飞过2只小鸟;升旗和敬礼的小朋友有3个,升旗台旁有4盆花,5棵树。)

过渡: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摆摆这些数。

2.教学例2,逐一认识1~5各数。

1)摆学具数数:

要求:请小朋友把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来边摆边数。(生拿出学具边摆边数1~ 5,教师板书数字1~5)

2)请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在数字1~5的上方摆出相应的圆片。(生上台摆)(3)教师指圆片,学生说数。

2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得出:几个圆片用几来表示。

教师指数,学生说圆片。

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收起圆片)

(4)拿出小棒和数字卡片。

要求:①老师出数字卡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小棒。

老师出小棒,学生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5)同桌练习。一人出小棒,另一人出数字。

(6)从1~5,再倒着数一遍。(收小棒和卡片。)

3.教学例3,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实际含义。

1)刚才数字2用2个圆片表示,那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打开书p8例3。

(2)除了书上这些,2还可以表示其他东西吗?想一想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是2的东西。

(3)分组讨论:说一说可以表示什么?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4)小组交流汇报,表扬说得多及与众不同的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1-5各数,知道数量是的物体就分别用数字来表示;反过来,数字就分别表示数量是的不同物体。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上 全册教案。上学了。第1课时看一看,数一数。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2 4。教学目标 1 通过看一看 数一数 说一说的活动了解学习环境。2 在数1 10各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最初步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 能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第1课时 数数。一 板书课题 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数数,板书 数数。二 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 一 和 十 能够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请大家跟老师读一遍。三 自学指导。1 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2 出示自学指导 ...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下 备课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下 备课教案。一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 数的组成。第一课时 数数。教学内容 教材p1 2 教学目的 1 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 认识计数单位 一 与 十 知道10个十是一百。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具准备 100根小棒,橡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