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 2023-03-20 11:42:28 阅读 6328

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现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虽然大部分学在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并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常规练习、学习习惯、行为礼仪养成不是学习的重点。所以,在纪律礼仪方面薄弱。

同时,幼儿刚跨入小学,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是他们单纯、活泼,对一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年龄小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㈡ 家长分析。

一年级新生家长大部分居住在学校附近,年轻者居多,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着重。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或者独生子女,家长存在溺爱和娇惯现象。并且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

还有就是存在“隔代亲”,长辈带孩子的有很大一部分,不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习惯的养成。

㈢ 自身分析。

优势:年轻教师初入岗位,对于工作充满着热情,教学前后的准备与反思都能认真对待,乐于学习,愿意虚心求教。年龄较小,一方面可塑性强,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易于沟通,在心灵上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

劣势:年轻教师最明显的劣势就是教学经验不足,这个反映到教学常规与方法,班级管理,教研能力等方面。

㈣ 自我期望与发展策略。

作为一名新老师,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自己努力做到“诲人不倦”,学生对自己是“亲其师,信其道”。我认为想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的办法就是,虚心求教,多听优秀教师的讲课学习其精华与真谛,还有利用课余时间努力专研教材与课标。认真对每一节课进行课后反思。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个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良好数学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

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输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假发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能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检查。

2.在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爱护学具、文具、教科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与同学间交流的乐趣。

6.关心班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他们有事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学难点是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10以内输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应用。

教学关键是利用主题图,实物、**、多**教学课件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合作交流中获得数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2.认真研究教学标准和教科书,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数学**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3.多采用游戏、实际操作等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ppt等多**教学、尽量用实物直观进行教学,逐步让学生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

5.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

6.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偏差的学生。

7.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加入德育。

8.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对学习进步者要适当的表扬与奖励。

9.课上课下,教师与学生的多沟通,尽量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

10.发挥家长的作用,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让家长与学校配合,集中多方面教学力量,事半功倍。

六、培优辅差。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练习题的层次、难易安排,既有利于中等、中下学生的进步,又要有利于优等生的适当发展。保证各层次学生都能均衡发展,提高全班整体教学质量。

合作、帮扶。

在学校,合理安排座位次序、布局,让优等生既提高自身发展又要为周边相对较差学生做起“小老师”,树立起榜样,形成良性竞争。同时,教师对于较差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在校外,形成帮扶小组,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学习辅导。

作业超市。对于课后作业的安排,要适中且有针对性。设计多种作业安排,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但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作业的选择,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简单评测。

七、教学进度。

小学:二〇一四年八月三十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 3 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 3 班有6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 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 3 分一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 对环境 对老师 对同学 对课堂 对学习 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我得好好把握,但同时我也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打持久战,而急于求成,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3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4 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5 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 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三 课时安排。一 数一数 1课时 二 比一比 2课时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