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关中心小学周轶欧贺伟男 2023年8月31日。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采用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提供生动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有利于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活动线索和机会,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推动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二、学情分析:
班和75班共有学生135人。这些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
据学前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大多数活泼开朗聪明,但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学前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施行的数学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广发的应有,是计算多位数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学难点是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及用数学。
五、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实践活动安排:
数学乐园。七、课时安排:
1、准备课 (3课时左右)
2、位置 (4课时左右)
~5的认识和加减法(13课时左右)
1)1~5的认识4课时左右。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3课时左右。
4、认识图形(3课时左右)
~10的认识和加减法(19课时左右)
的认识和加减法6课时左右。
的认识和加减法4课时左右。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左右。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左右。
~20各数的认识(7课时左右)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3课时左右。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4课时左右。
7、认识钟表(2课时左右)
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左右)
1)9加几2课时左右。
加几2课时左右。
加几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1课时左右。
9、总复习(5课时左右)
八、提质设想: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受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九、业务提升措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 3 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 3 班有6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 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 3 分一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 对环境 对老师 对同学 对课堂 对学习 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我得好好把握,但同时我也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打持久战,而急于求成,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3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4 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5 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 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三 课时安排。一 数一数 1课时 二 比一比 2课时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