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 2022-08-19 07:18:28 阅读 6959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xxxx小学一年级。

九、十班 xxxx

一、学生分析。

xx小学一年级九班有学生44名:男生23名,女生21名。十班共有学生46名:

男生25名,女生21名。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有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说就说,要走就走。

对于数学:班上大部分学生会认、会写10以内的各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数学》一年级上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这些以外,教材当中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法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现实、教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亊物的同—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1)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2)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3)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5)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6)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止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7)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8)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四、教学方法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在设计每一节课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如给学生介绍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的概念,使学生运用自己曾经去商店购物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把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应逐步扩大数的范围,结合数的认识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

如先给学生教学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最后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

3.重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数的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数,但是对于数的概念未必清楚。

教师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都要重视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和数的组成等内容,同时,还要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1-5各数的认识,在教学中,要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

4.计算教学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教学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然而,在计算教学部分应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具体措施:

一是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例题的计算,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二是注意体现算法可以因题而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

5.实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具体措施:一是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如针对教材中的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二是选择或创设能够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素材或信息的情境。三是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设计并使用多**教学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

如运用小猪帮小兔盖房、小猴吃水果的插图编成连续性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五、教学进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 3 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 3 班有6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 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 3 分一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 对环境 对老师 对同学 对课堂 对学习 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我得好好把握,但同时我也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打持久战,而急于求成,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3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4 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5 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 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三 课时安排。一 数一数 1课时 二 比一比 2课时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