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教材分析。清平乐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小令,好似一幅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赏心悦目的感觉,抒发了词人对村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和劳动场景,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图景,二老融洽,孩子孝顺,老有所养,少有所事。
在写景方面,作者把茅檐、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组合成一幅清新的画面,淳朴、自然;在写人方面,作者把一家老小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
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悦,接着由远及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词人尤喜小儿,“无赖”、“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天真活泼的神态。
词的上阕长短句相间,而下阕句式整齐,每句韵脚相同,节奏感强。词的上片开篇写景,构成了清新优美的农村环境,为人物出场作了巧妙的铺垫。紧接着描写了白发翁媪醉里欢容,谈笑相悦,其乐融融的温馨生活。
词的下片描写老夫妇三个儿子的活动。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词意,想象词中描绘的情景。3、有感情地读词,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4、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喜爱宋词。能融入课文,感受村居生活的宁静祥和之美。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1、板书村居,问:从村居你能联想到什么?(可以是景色,可以是古诗,还可以是学习过的文章)
2、谁来背背有关描写田园生活的诗。3、引出“词”。(板书清平乐)4、抽生读课题。
1、回忆旧知,加深对“村居”的理解。
2、读:“清平乐村居”
学生以前没接触过词,让他们对。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比较诗词。
5、范读课题。
6、读了后,你发现词的题目与诗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7、了解了课题,接下来我们应该解决什么?(生: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所查阅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8、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词人。(**课。
件)3、了解词这词有个种文学体裁。
初步的。4、了解作者。了解。
1.接下来,让我们轻松地走入课文,用心去品读这首词吧!请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个字音读准确、读响亮。
2.正音。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3.这首词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读时两片之间要略有停顿。我们从诗与词的外形上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词的介绍。)
4、谁再来展示读一读?
5、请男女同学分别读上、下两片。6、生再齐读。
7、下来让我们稍稍放松休息一下,欣赏一段动画吧。
1、生放声读文。
2、一生读文,其余人在心中跟读感悟词3、生正音再齐读。
韵,进一步了解。
4、比较诗与词内词的特容、结构上的不同。
点,体会词与诗。
5、生读,注意上的不同下两片之间的停顿。
6、**动画并谈感受。
读法。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观察画面边思考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2、师:好,这首词写得朴素易懂,请联系插图说说哪些话你自己就读懂了。
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3、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并适时补充。4、小结。
师:屋矮檐低,门前溪流潺潺,岸边碧草如茵,清水碧草相映生辉。这么美丽的居住环境多么令人陶醉啊!我们再来读读整首词好吗?
1、师:读着看着,看着想着,这首村居就是描写一家五口生活的画面。请默读,想象画面。
2、指导学生交流画面。
3、师:同学们,我们随着词人的脚步走走停停,用想画面说画面的办法就能记住整首词。这种学习方法你喜欢吗?那么细心的你。
赏读课文体验词境。
们,一定发现会这首词中有个字被反复使用,是哪个字呢,谁知道?(“溪”字。)
师:仔细看书这三个“溪”字有什么不同?
4、小结。5、师:是啊,村居生活人美、景美、情更美。让我们吟出大词人对村居生活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吧!《清平乐村居》起!
1、生默读。2、交流想象的画面。3、谈“溪”字的作用。4、生齐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
1、生默读。
2、交流汇报。
3、生齐读。
细细品味词意。
师:一首词就是一首歌。学习之初老师就介绍了,词是配乐而唱的诗,那么古人配的是。
吟唱课文追溯词源。
清平乐”的韵律,而今人则为它配上了现代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喜欢的也可以跟着唱一唱。(**歌曲)
提升品读文章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欣赏歌曲。课外拓展延伸"美"
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课后改写词。
板书设计。茅檐、溪、青青草。
悠然自得上片。
翁媪、醉里、相媚好。
清平乐·村居。
大儿:锄豆溪东。
小儿:卧剥莲蓬。
下片。中儿:正织鸡笼。
勤劳可爱。世。
外桃源乡村景。
悠然自得农家乐。
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 村居 诗词评析。辛弃疾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有名词作,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语言清新平白,充满诗情画意。在描写手法上,用纯粹白描手法,描绘农村某人家的环境和一个老少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围绕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该词的艺术构思巧妙,颇为新颖。茅檐 小溪 青草,这本来是农...
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
在审美体验中学诗词 清平乐村居 教学实录及点评。作者 无锡市洛社镇中心小学王杰英出处 凤凰语文网。八一路小学周宇兰。一 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师 自开展诗文背诵大赛活动以来,很多同学都积累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谁能给大家来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生背诵 早发白帝城 从军行 竹枝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小学五年级语文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1
1 联系上下文 观察插图等多种方式理解词句,理解词意,并能够背诵。2 感受到词人所营造的安适恬淡的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感受田园生活的纯朴和情趣,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情趣。3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理解课题。1 师 他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赫赫有名,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