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发布 2023-03-17 05:36:28 阅读 1865

纵观第九册语文教材的整体编排,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

书中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分别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所选课文是如何体现出单元组合的特点呢?以第2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入了4篇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装满昆虫的衣袋》讲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痴迷于昆虫的故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则给学生提供了两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去仔细观察;“诵读与积累”则要求学生诵读巴甫洛夫、伽利略、苏霍姆林斯基等名人有关观察的格言,从而懂得观察的重要意义。教这一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组合特点安排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利用课余观察一种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或一组观察日记”。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方法,丰富自然知识。

通过记观察日记,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

二、注重向课外拓展,与生活结合。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是我们共同的意识。《课标》中也强调:我们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为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教材中安排了文章《读书莫放“拦路虎”》,旨在指点学生读书方法,帮助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落实《课标》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教材中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集》。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系列---说名道姓,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学生要了解本地姓氏的情况,就得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各种有用的数据、资料。学生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又能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写作能力,增长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三、注意与第四学段(初中)的衔接。

与第二学段教材作比较,从本册起,第三学段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这样就减缓了坡度,有利于小升初的衔接。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握阶段训练的重点,阅读方面偏重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品味能力,习作方面偏重于立意与选材、篇章结构的训练。

实践方面偏重于学生注意生活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总之,教学时要由低中年级的扶到放,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教材是怎样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习惯培养等四个方面来凸显新课程理念的呢,下面再谈一谈我的一点认识。一、阅读教材。

本册编写者匠心独运,所选入的26篇阅读文本可谓文质兼美。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培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古诗词,让学生鉴赏汉语言的词约旨丰、凝练灵动;如成语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智趣;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如《嫦娥奔月》让学生体验中国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而《金蝉脱壳》和《推敲》,以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成语、常用语词的来历,感受汉语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内涵,感悟古代文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课标》中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要“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册阅读教材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力求为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感等提供丰富的资源和语文实践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课后练习重朗读、重积累,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重视语文基本功。每课都安排学写钢笔字,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字,认认真真地做人,感受汉字的美。

3.重感悟,强调读书内化,注重语感培养。课后练习中,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如《师恩难忘》),有的结合文本内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如《推敲》),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如《黄鹤楼送别》),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彩……众多的练习安排,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

4.重迁移。教材积极开发语文教育资源,提供语文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有的以文本语言为范例,引导学生内化迁移,如《鼎湖山听泉》课后练习4;有的结合文本学习,让学生入境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抒写感受,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后练习5;有的向生活拓展,将文本精彩的表达方法作迁移运用,如《郑成功》课后练习4……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迁移实践,力求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5.重视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表达方法,对文本中表达精妙的语句、语段,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揣摩,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

6.重学习方法的渗透,重思维训练。许多课文都要求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段落的意思,学习品析课文题目的精当等,有机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同时也结合第三学段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阅读教材编写中还注重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尊重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教材选取典范精美的文学作品,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力求通过大量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给学生的心灵以丰富而全面的滋养,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追求“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境界。而课后练习的设计,又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

如《变色龙》课后练习5“课文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金蝉脱壳》课后练习4“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

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诺贝尔》课后练习4“选出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部分,有声有色地读一读”。诸如此类的练习设计,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悟自己所悟,传递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二、习作。

改变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的现状,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减少条条框框,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是《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的新理念。那么,本册习作教材对此是如何进行物化的呢?

其一,创设表达情境。习作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让学生乐于表达。书中的习作尤为关注儿童的情感,通过各种途径为习作教学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愉悦和谐的心境,激活形象思维,努力使学生的情感、思维均处于兴奋积极状态,引发学生的表达冲动,为学生的真情表达奠定了基础。

习作情境的创设主要有借助语言和图画两种方式。如习作1开篇的话:“《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写了田老师上课的情景。

田老师把一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作者至今不忘。田老师讲得生动,作者写得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好像和作者一起听田老师讲课……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

”除此,书上还配有一幅生动的图画:笑脸盈盈的女教师和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边走边聊,孩子们用充满敬意与爱戴的目光望着老师,老师满怀爱意地注视着学生,背景是学生熟悉的美丽幽静的校园环境。无疑,这激情洋溢、充满感召力的语言,谁读了都会怦然心动;这样的画面极易触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激活学生的表象储存,使他们思绪飞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其二,留有自由空间。对于“写什么”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尽量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习作4:

“你有哪些话想对别人说?可以传达问候,可以表达歉意,可以诉说委屈,也可以提些建议……”显然,学生既可以选择表达对象,也可以选择表达内容。习作5,先呈现表情各异的脸蛋简笔画,后提示:

“看到这四张神情各异的脸蛋,你一定会触景生情,回到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你会因为满足了愿望而开心,因为受到委屈而伤心,因为遇到不平而气愤……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段要求中有个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空间。

习作7:“请你读读下面几个题目---我特别喜爱的一篇课文;难忘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以上几个题目任你选择一个。

如果你还有更好的题目,可以自己命题写。”这样的要求不光留有空间,更是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除此,习作1的写一位老师,“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习作2要求写“秋天的树叶”,习作3的推荐一种游戏,都给学生留下了选择的空间和自由。

看到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享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就符合《课标》提出的“自由表达”的精神。至于“怎么写”,教材中未作限制,学生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用好教材资源,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

当然,我们在吸收并强化习作新理念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统一指导”、“自由表达”与“规范训练”的关系。三、口语交际。

教材根据“口语交际”的学年段要求,编制了以下七个内容:1.学会请教别人,并尝试分角色表演。

2.通过合理的想象,将一**画补充完整,然后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讲给同学们听。

3.学会拒绝。4.小小新闻发布会。5.设计公益用语。6.健康小顾问。

7.《水浒》故事擂台赛。

教材安排的七次口语交际内容,具体体现了如下特点:

生活性。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生活即课堂,让学生用自己的身心经历着、感受着、体验着,在这过程中激发学生言语表达的欲望,让言语表达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教材内容“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健康小顾问》,首先让学生观察班级同学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然后针对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搜集资料,当一回健康小顾问,不但要向同学介绍有关健康小常识,还要准备接受同学的咨询。这种根植于学生生活基础上的言语交际,就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他们就能说真话,吐真情。

学生的倾听与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的提高才能成为一种可能。

实践性。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语交际能力只有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才得以提升,所以,教材中安排的七次训练,都充分考虑了学生是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一次次动态的言语实践中反复经历、体悟,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妥帖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时代性。《课标》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瞻望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本册教材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学会拒绝”、“学会请教别人”、“小小新闻发布会”、“设计一条公益用语”等等,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是在展示着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慢慢地走向社会,寓口语交际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浓浓的生活气息,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涵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言行。

四、学习习惯。

本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出发,安排了“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两个内容。虽置于本册之首,但其训练则应渗透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之中,“反复抓,抓反复”,务求形成“习惯”。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对教材的分析定有许多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上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课文,总共32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24篇,自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后安排有 积累与运用 它包括 温故知新 语海拾贝 互动平台 综合性学习 习作百花园 自主阅读园地 本教材在选文上既注重立足本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注重开阔视野,尊重多元文化,还注重关注儿童心...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 总体介绍。第九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 培养兴趣 文化积累 学会学习 整体推进 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 设计活动 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第九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我爱阅读 月是故乡明 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走近 二 总体把握教材。学生是...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要点分析。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 思乡之情 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教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这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