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 4

发布 2023-03-16 21:53:28 阅读 2590

1、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2、 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教学准备: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两张、录有古曲的**磁带一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法。

1、 指名请学生背诵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

2、 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相机小结,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含义。)

二、指导学法。

1、抓字眼、明诗意。

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播。)

2. 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 逐词就诗句提出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松树下面?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什么?童子什么样?

2) 就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进行想象。)

3) 学生借助投影片,根据想象描述画面。

3、 悟诗情、咏诗句。

1) 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

2) 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总结学法。

再次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

四、迁移巩固学法。

在老师适当的点播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

1、 抓字眼、明诗意。

2、 提问题、想诗境。

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学生填充内容、描述画面。)

3、 悟诗情、咏诗句。

提问:诗人虽然没没能寻到隐者,但是他并不感到失望,想到隐者的生活那样有情趣,那样逍遥自在,怀才不遇的隐者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呢?他会怎样做?童子可能会怎样做呢?

**古曲,配乐咏诗,引学生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从而体会诗人对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羡慕和神往之情。)

五、 独立运用学法。

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 、布置作业。

用把话变成画的方法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贾岛。松下问童子, (兴奋)

言师采药去。

回答)只在此山中, (羡慕)

就)(这)云深不知处。 (向往)

弥漫,缭绕)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所见》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一、导入。1. 出示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质疑,简介作者。

二、朗读古诗。

1. 自由读诗。

2. 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有节奏感。

3.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 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指名范读,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 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所见。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朗读--理解--想象。

五年级语文下册4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设计。一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 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2 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二 学习 宿新市徐公店 理解字 词 句意。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

五年级古诗两首

王安石 1021年 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 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 元日 梅花 等最为著名。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

小学五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作者

小学五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作者资料。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 自署龙泉 今属浙江 从叶适学,与真德秀 葛天民交甚密。仕历不详,后弃官居西湖。有 四朝闻见录 五卷,诗多散佚,仅 江湖小集 中存 靖逸小板 一卷。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 南宋六十家小集 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 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