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历史期末考试考试质量分析。
通过三个多月的历史教学,迎来了期末考试,针对考试的情况对本次考试作深刻的分析,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力求让每个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以下是具体分析:
考试得分情况为:七年三班,平均分为32.57分,四班平均分30.
36,五班32.68,十班平均31.55,十一班平均分33.
43(年组历史平均分为33.94)优秀人数22人,优秀率11.1%,(年级优秀率为11.
8%)及格人数为53人,及格率为36.1%,(及格率为37.8%)不及格人数21人,约占13.
9%。总体情况还好,优秀率、及格率同其它老师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差生人数还很多。大部分学生都不及格,高分也很少,基本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一、存在的问题及失分原因分析:
(一)基础知识和掌握不到位,课堂上学的历史时间、事件等当时觉得比较清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无论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必须建立在双基掌握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平时听课效率不高,思考、理解不够,课后巩固不足,考试马虎,不求慎解是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不及格的几位同学当中,成绩较差,这影响了班级整体成绩,今后要多加关注。
(二) 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审题,看到题目后马上作答,意识不到审题的重要性,结果所答非所问,答得不少,得分无几,甚至不得分。有的审题了,但只看前面,不看后面,认真程度不够。比如商鞅变法的内容课堂上同学们记得都很好,但是反映到试卷上换了种题型,有些同学答得就不是太理想了。
(三)知识记忆不好,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知识重组、应用能力较差。历史试题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中,即离不开书本知识,尤其是材料分析题,材料的运用但学生对书本原理的理解应用,往往只知其一,不能知其二,思考问题的角度单一,而且比较肤浅,导致失分。
(四)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有些学生对课本不熟、理解不深,迁移能力较差,导致答题错误,而且答题时不够深入,层次较浅。有些同学在做问答题时,太过脱离教材,单纯用自己的话答题仅局限于自己的某个单纯想法。对题目的理解把握不够,课外知识的积累欠缺。
二、改进措施。
针对此次考试我将在今后教学中注重基础上对教学做出一些改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备好每一节课和学生,把握好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更加注重历史课联系社会热点、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确保把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化,常识普及化,可以在导学案上多下功夫。
(二)每一节上课时,都让学生把上一课的重点重复一遍。上课时,在严肃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加强师生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会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扣紧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努力把课堂激活,培养学生兴趣,打开学生视野。
(三)课后加强反思,分析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思考如何把优点发扬,把不足克服。主动与有经验的老师沟通交流,利用晚自修时间,对一些后进生加强个别辅导或“谈心”的力度。
四)立足教材,做好笔记,强调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强调是课本内容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
以上就是对本次考试的分析及在今后的教学的改进措施,如有不足,请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认真改进,力求把学生的历史成绩进一步提高。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 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在试题上面,偏简单,基础题占90 学生完成情况不理想,平均能完成65 基础题学生得分率低的原因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的督促落实不到位,检测不到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材料题的难题得分率更低,人均在2 3分左右。在难题材料解析题中,学生不会分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 试卷的评价。1 试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历史期中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问答题。题型较全面,考查的知识较全面,考试时间60分钟。2 试卷的基本特点。1 基础性强,较全面。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覆盖了教材前半部分每一课书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5 学生的历史比较 归纳能力较差。6 学生对课本不够熟悉,说明学生未能认真读书。三 改进措施。1 根据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 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实际,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尽可能多让少来参与,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2 历史科需要学生主动记忆,因此,努力让学生每周抽一点时间读读历史课本,记忆一下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