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发布 2023-03-07 11:38:28 阅读 5664

七年级历史上册。

大一统的汉朝》公开课教案。

邵文杰。教学目标:

1、了解“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知道汉武帝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3、了解东汉的统治,知道“光武中兴”产生的原因,了解东汉灭亡的原因。

教学重点:1、“文景之治”局面产生的原因和表现;

2、汉武帝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比秦始皇的“统一”和汉武帝的“大一统”两者之间有何差异,并且分析其中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课本、多**课件。

课程设计:一、课前复习:

1、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请示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3、秦朝灭亡的时间及原因是什么?

4、如何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了解到汉朝的建立者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那么后来又如何了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走进课本,去了解汉朝的发展吧!

三、进行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自学课本内容,并将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出标记,自学前带着以下问题自学:

1、汉朝刚建立是国情如何?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现实,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2、文帝、景帝又采取了那些措施呢?作用如何?

3、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是什么?措施有哪些?

4、为何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儒术”还是孔子的儒术吗?

5、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如何?

6、东汉成立的时间?为何灭亡?

自学完成后,由学生自己选择回答。

三)小游戏:请同学们分饰角色扮演汉武帝、诸子百家学说的代表,诸子百家学说代表分别阐述自己学派的主张,由汉武帝来选择合适汉朝的学说。(3分钟)

回顾前面的知识,同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加对本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印象。)

四)自学检测(课件展示)

1、西汉时期,把田税定位十五税一和三十税一的皇帝分别是( d)

a、汉文帝汉景帝 b、汉文帝汉武帝

c、汉高祖汉文帝 d、汉高祖汉景帝。

2、自从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的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于( c

、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3、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d )

a、社会比较安定 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惩处**污吏 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4、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c)

a、**集权加强 b、土地兼并严重。

c、外戚、宦官交替转权 d、社会经济破坏。

5、思考讨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劳有哪些相似之处?谁的功劳更大?

a、他们都为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秦始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影响到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加强了**集权,实现了“大一统”,开创了汉朝乃至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

b、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课堂巩固:

完成练习册上“课堂检测”部分内容。(5分钟)

五、小结: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时代,如果吏治不清,政治黑暗,社会就会不稳定,经济也不会发展,从今天我们学习的东汉王朝的兴与衰中了解到,皇帝明智,减轻对百姓的剥削,就会出现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反之,则会使朝代灭亡。任何朝代的兴衰都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你找到了吗?

六、板书: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历史教案 大一统的汉朝 学案

大一统的汉朝 学案。七年级历史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2.思考和 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

学年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 大一统的汉朝

键入文字 2015 2016 学年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 大一统的汉朝。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2015 2016 学年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 大一统的。汉朝,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1.汉文帝 景帝时期,吸取秦朝灭亡的...

七年级历史汉朝的科学技术

汉朝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讲汉朝的科学技术,主要是科学成就和医学 数学成就。通过 展示造纸术演进和制作工序,教师讲述和学生自主阅读归纳相结合。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 蔡伦改进造纸术 九章算术 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张衡的地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