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并能列举海陆变迁的实例。
2、掌握“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和山脉、山系的形成原因。
4、在图中正确填注六大板块和世界两大火山、**带的名称。
5、通过火山、**带的学习,培养防震抗灾、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2、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和山脉山系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
四、教具:
多**、教鞭。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世界地图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讲授新课:根据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1、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2、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谁?其主要内容和依据是什么?
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地球表层有哪六大板块?
4、世界主要火山、**带是哪两个?分布在什么地方?
5、世界上的两大山系是哪两个?
学:略。师:先做简单的归纳,再次开始细讲。
一、 海陆变迁的原因。
1、海陆变迁成语的**。
2、海陆变迁的原因,ppt展示三张**讲解(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人类活动的古河道,荷兰围海造陆)。
3、海陆变迁原因: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二、大陆漂移学说。
提出者---魏格纳。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得到什么结论(ppt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世界分布图),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学生小组讨论,找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论据。
生:略。师:对学生的证据进行总结(结合ppt**展示讲解)
1)、轮廓的吻合性。
2)、动物的相似性。
3)、底层的相似性。
从魏格纳故事———大陆漂移学说提出,我们得到的启示。
认真观察,大胆质疑,关于创新,勇于实践。
三、板块的运动。
板块运动的主要内容。
1)展示六大板块,再次展示六大板块让学生填出名称。
生:略。(2)板块的边沿和板块内部的区别:边活内稳。
(3)板块与板块的运动方向:
相对—挤压碰撞,易形成山脉、山系等,在世界地形图中划出(补充: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相反—张裂,易形成裂谷、海沟等(ppt展示东非大裂谷的扩张和红海的拉伸)
4)交界地壳活跃易出现**和火山,两大火山**带(结合ppt讲解)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
师:**出现:海洋、陆地。
在陆地,**课摧毁房屋,公路等等,传授给学生防震抗灾、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
在海底发生**会引发海啸,危害沿海地区。
ppt**展示**(海洋、陆地)和火山图。
总结:一、 海陆变迁的原因。
1、海平面的升降。
2、地壳的变动。
3、人类活动。
二、魏格纳的故事—大陆漂移学说。
三、板块的运动。
1、六大板块。
张裂运动。2、板块运动。
挤压运动。3 、两大火山、**带和两大山系。
七、巩固练习: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除此之外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迁,如:填海造陆。
2、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世界两大主要的**带分别是: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二、大陆漂移学说。
三、板块的运动。
九、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能完成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知识点之间衔接度可以,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学生的参与性还可以。但是也存很多的不足,在各位听课老师的点评,知道自己口误的地方,教学方法不足的地方,例如:荷兰围海造陆,使之陆地面积增大,我说成了“使之国土面积增大”讲到板块运动方向的知识点时,有口误现象,给学生宣传防震知识较少,在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不能灵活变动;学生学习活动中**性学习时间安排偏少;对合作学习的本质---3361建模小组的学习掌握不够,只简单停留在课堂分组讨论上。
但经过我的教学实践及反思认为: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把课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教学的**美、动画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景观图,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火山和**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结合。(2)观察法: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的成长。
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教案1湘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撰写人。时间。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分为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地表形态变化和大陆漂移假说,第2课时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和火山与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示意图 海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及世界火山与 分布图等,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关于海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用动画展示可以使同学们从直观上了解其...
2019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 4海陆变迁说课教育
海陆变迁说课。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下面我从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设计进行说明。一 教材分析 1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 4海陆变迁教案
第四节海陆变迁。海陆变迁 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最后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 世界的海陆分布 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动态的观点认识海陆分布。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与 四部分内容,教材围绕 地形形态变化 引导学生层层 步步求证,最终达到能用大陆漂移说和板块运动学说解释诸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