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 2023-03-05 13:12:28 阅读 4008

教学案例分析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课题的引入。新课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下课题引入应比以前的课题引入有新的突破,可以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体现。初中数学更复杂一些,学生们在接触这些的同时,有的可能会兴趣大增,有的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

为了让枯燥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这就不得不考验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吸引学生眼球的新型课堂。最近发现课上只要我精心设计一些有兴趣的导入会很大的提升学生们对课上学习的兴趣:案例1:

在7.1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前的引入我是这么设计的,电影院里,小明拿着电影票正在为找不到座位发愁。你能帮他迅速、准确地找到座位吗?

其实这并不难。电影票上标有“x排x座”的字样,找座位时先找到所在的排,再找到这一排的第几座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电影院的座位完全可以由两个数确定下来。

这种用“排”和“座”两个数确定座位的方法,在数学上称为坐标法。那么数学上是怎样用坐标确定的位置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内容吧!

同学们你们认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研究整式的加减法,就知道怎样解答这一问题了。通过上面的课题引入,很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并且在整节课中我都在以找兄弟为引线,始终贯穿整节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同导演与演员的关系一般,电影里人物的所有动作均要由演员去完成,导演只是起着“导”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等一系列问题,事先进行充分的设计,对每节课的每个环节都做到胸有成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础性认识;还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到什么,更要精心设计安排使学生如何通过活动去获取和感知教学内容。案例2:

某童装厂为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决定在做上衣的布料上每隔5cm就画一个“蓝猫”的**图案。如果一个一个地画上去,既费时又费力,于是该厂服装设计师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即先制作一幅“蓝猫”的**图案,再按照上、下、左、右的方向,每隔5cm印制一次,便可以完成图案制作。用这种方法来设计图案既省力又省时。

设计师把一幅“蓝猫”图案通过上、下、左、右的平移便完成了整幅图案设计,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这是为什么呢?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图案符合要求吗?同学们,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平移”。

在教学中老师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的问题,运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等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进行知识的实践与创新,形成技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课堂,让每一节课都是欢声笑语。通过教学我发现好的课堂引入是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法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对课题的引入,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梁才学校李恒树。一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众多而且复杂的,但面对大量的同类量,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它们有大小之分。学习时可以类比七年级上册学习的等式的...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一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七九年级上册第101页例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 建...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一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七九年级上册第101页例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