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存在。
季丽春杭州四季青中学。
理论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践、即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力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人们不觉得生疏是因为常用“力”这个词语的缘故,但要深刻理解物理学中力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教材分析】考虑到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因此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概念,而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教材目标】
认知目标: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个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经历或者是所展示的**,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确认力的存在”的各种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科学,亲近科学。
2.“力能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和“气球实验”体验**,小组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重、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难点:力的相互性。
教学原理】启发教学原理,循序渐进原理,知智统一原理。
教具准备】多**教学(幻灯片),矿泉水瓶子、蹄形磁铁、铁片、弹簧、橡皮筋、篮球、温度计、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吸管、气球、绵绳、条形磁铁、小磁针。
案例描述】幻灯片出现“力”这个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当然熟悉,因为我们经常用它谴词造句,那么就请同学说出几个含有“力”的词语。”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这些词语当中,力的含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讲述:“‘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科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幻灯片出现“风”字。
师:“‘风’,大家熟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熟悉。”
师:“既然熟悉,那风有颜色吗异口同声:“没有。”
有形状吗异口同声:“没有。”
你看到过它吗异口同声:“没有。”
摸到过它吗异口同声:“没有。”
这时有一位同学说“有”,师:“那你能告诉我,你摸到是什么感觉?”
生:“有时风在我手上吹过,有一种很滑的感觉。”虽然这不符合科学中定义的触摸,但是我尊重学生的描述,没有直接否定。
师:“噢,很好!这位同学因为风吹在他的**上,刺激了**,被她感觉到了。那其他同学,你们感觉到了风的存在吗?”大家异口同声:“感觉到了。”
师:“你们是如何感受到它的存在的?
生:“我看到刮大风的时候,树被吹歪了。”
师:“很好,风吹树产生的效果被他的眼睛看到了,还有吗?”
生:“刮大风的时候,我在屋子里听到外面有很响的声音。”
师:“很好,风吹动其他物体,使他们发出声响,被你的耳朵听到了。还有吗?
”…同学举手非常积极,都很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以致于不原听我解释,但我很开心,因为他们愿意感受、愿意表达,愿意交流。
师讲述:我们的同学都很棒,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被我们感受到了,风在其他物体上(包括我们的身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刺激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被我们感觉到了。在科学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幻灯片切换到“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同学们平时经常在用,以“电”为例讲解(根据电灯发光确认电路中有电流)。
感受力的存在。
幻灯又出现“力”字。前面做了很多铺垫,回到体验力上面来,学生轻车熟路,很容易表达了。
师:“‘力’,你看见过吗?” 大家一起说:“没有。”
师:“摸到过吗?” 大家一起说:“没有”,有的同学马上说,“感觉到过。”
师立即追问:“那你是如何感觉到力的存在的?”
生:“我把哑铃举起来的时候觉得很重。”
师:“你认为这时候有力存在,那么是谁受到了力?”
生:“…哑铃。”
师:“那你自己感受到力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感受到了?”
生:“手臂肌肉”(铺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很好,还有吗?”
生:“有时被人撞了一下感到很疼。”“刮大风时骑车感觉很累”……
同学们又回答了很多,为了铺垫“什么叫运动状态”,教师提示:“刚才有同学说到接球的时候,手感受到了力,那么,篮球有没有受到力?”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有”。
师:“你们怎么知道它受到力了?”
生:“因为篮球弹到地下的时候,形状会发生改变。”
师:“因为篮球形状变了,所以你觉得它受到了力。还有吗?”
生:“篮球投出去的时候是飞出去的,后来被别人拿住了。”
教师明白学生想要表达什么,但他又表达不清,所以及时提示:“你认为这时球在运动中什么发生改变?”生:“运动的方位变了。”
师纠正:“运动的方向变了,那球运动的快慢变了吗?”
大家一起应答:“变了。”
师:“很好,我们将物体运动时的快慢和方向发生改变称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变了,(板书)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为后面学生自己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做铺垫。
师:“为了让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感受到力,我准备了矿泉水瓶子、磁铁、橡皮筋、篮球、弹簧。你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物品,或者是自己身边的物品来向大家展示力的存在。”
大家争先恐后要上台演示:有的捏矿泉水瓶,有的拉橡皮筋,有的投篮球,有的拉弹簧,有的用磁铁吸铁片,有的把钢尺弄弯了,有的把纸撕成两半,有的用橡皮筋弹铅笔……刚开始同学都用提供的物品进行演示,这时教师要求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演示,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体会到了平时所说的科学就在身边。
师:“刚才的展示说明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力。”幻灯片出现根据演示以及先前描述的各种情景,“在这几个情景中,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学生根据情景一一回答,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自己归纳。
为了后面的**,教师讲述:“力有两个作用效果的含义是:当一个物体受到力(应该是非平衡力,但教师在此不宜展开)的时候,它会显现出两个效果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反过来,如果一个物体的形状变了或运动状态变了,或者两个同时发生变化,说明它一定受到了力。
”幻灯投影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接下去是结合事例巩固。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力有这样两个作用效果,那么你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大家积极回答,只要是教师手头上有的,都让学生试一试,而且学生还学会了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来展示。
这时,课堂里的气氛非常活跃。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的**。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不再请学生一一回答。这时,教师出示“二锅头”酒瓶,同学们笑了起来,他们不明白老师的用途。教师请一位同学摸摸看,敲敲看。
师:“是什么做的?” 生:“好象是玻璃,很硬。”
师:“用力捏捏看,捏不捏得动?” 这位同学用力捏了捏回答:“捏不动。”
师:“我试试,”教师用力捏了捏,“确实捏不动”教师点头赞同。
师设疑:“既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我用力捏玻璃瓶,你们认为它的形状改变了吗?”
少数几位说没有,师:“为什么你认为形状没有发生改变?”
生:“因为眼睛看不出来。”
多数同学说有,教师追问说有的同学:“既然你说有,我们又看不见,你认为应该如何解释?”
学生略有思考后回答:“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看不见。”建立假说。
师:“那么到底是谁判断正确呢?”稍做停顿,“作为一个科学**,我们已经完成了哪几步?”
生:“提出问题和建立假设。”再次明确问题和假设。
师:“那么第三步是什么?” 生:“指定计划”
师:“很好,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同学们陷入思考,教师稍做停顿,给予提示:手捏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大家看,我捏瓶子,里面的水面如何变化?”
生:“水面上升了。”
教师接着出示温度计,指着里面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在温度计的结构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里面有一根什么?” 生:“很细的玻璃管”
师:“那为什么要做得那么细呢?做得粗一点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做粗一点好不好?” 大家异口同声说“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做粗一点效果就不明显了。” 这时有聪明的学生已经在迫不及待地小声说“我知道了”。
师:“很好。现在,根据我的提示,请四人小组讨论,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热烈,教师参与指导,有同学甚至想到把温度计两头打碎代替玻璃细管,这时,教师出示橡皮塞和玻璃管给予提示,也让那些还没有想出办法的同学受到启发。
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想出了办法,教师请一位学生代表发言,讲述制定的计划。解决方案:采用放大的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
收集证据:同学们争先恐后要上台动手实验,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这位程度较差的同学一开始不能完全领会教师的提示,没将红墨水倒满瓶子,不过在同学们的提示下,顺利完成了实验,并且效果明显,学生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都很兴奋,争着要上来试一试,最后教师按了按玻璃瓶验证同学们的假设,给予肯定。
得出结论:力确实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么,我们的课本放在课桌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会不会使桌面发生形变?”大家异口同声:“会”,显然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印象都很深刻。
师:“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生:“形变太小了。”
幻灯片转入了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由记录员记录每个组员的发言,概括出以下几种情况: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物体的运动由慢变快。
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
物体的运动由快变慢。
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七年级英语下教学案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sectiona 一 教学内容 英语 新目标 unit3whydoyoulikekoalas?第1课时。1 课时内容 包含sectiona中的1a 1b 1c和2a 2b topic whydoyoulike structure...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浙教版 科学 七年级下教案。新生命的诞生 第二课时 徐萍娜杭州四季青中学。理论依据。为学习设计教学 这是当代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倡导的系统设计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基本涵义是指 教学应努力将外部的教学事件与内部的学习条件联系起来,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组精心安排的外部活动,用以激发 支持和促进学习者...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课题的引入。新课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下课题引入应比以前的课题引入有新的突破,可以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体现。初中数学更复杂一些,学生们在接触这些的同时,有的可能会兴趣大增,有的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为了让枯燥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这就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