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 下 教案

发布 2023-02-24 05:34:28 阅读 7078

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教案。

一章二节水的密度及三态变化 (第1课时)

慈溪市桥头初中余红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密度的意义,知道水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特性。

2.记住4℃时纯水的密度值;

3.学会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学会用天平、量筒测定水的密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密度的概念;天平。量筒的使用。

难点:完成比较完整的科学实验,初步学会记录数据。根据数据描绘图象,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

三、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 大烧杯、小烧杯、滴管、水。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由影片切题:自然界中到处充满了水,当湖面结冰时,为什么鱼儿还可以在水下自由地生活呢?原来啊,这跟水的密度有关。

二) 新课。

教师:从前,有个秀才往一个水桶里倒了点水,他拎了拎;再倒点水,再拎一拎;

再倒点水,再拎一拎;他发现一个规律,大家说他发现了什么?

学生:水倒得越多,他拎起来越重。

教师:很好!那么水的多少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学生1:体积。

学生2:质量。

教师:好!那么水的质量和体积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那用什么仪器来测量水的质量呢?

学生:天平。

教师:天平的使用还记得吗?

师生共同回忆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游码归零,调节天平平衡;(3)左物右砝进行称量;(4)称量完毕作记录,砝码回盒游码零。(**辅助)

教师:很好!那么水能直接放在左盘称量吗?

学生:不能!应该放在烧杯里。

教师:好,水的质量的测量已经没问题了,那么水的体积用什么仪器测量呢?

个别学生:量筒。

教师:对。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量筒或量杯。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桌面上的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1世纪教育网。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量筒使用的操作要点(量筒平放在桌面上;取用液体,倾倒致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和正确的读数方式(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并且黑板板书以示强调。同时**展示:仰视和俯视对读数结果的影响;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来定量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了。

学生活动: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分组)

1、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质量。

2、用量筒先后量取不同体积的水。

3、先后将量筒中不同体积的水倒入烧杯,称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4、求出每次所取不同体积的水的质量。

5、计算每次水的质量和水的体积之比,记录数据并填入表中。

6. 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中作出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

7、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8、数据分析:

1)所取的水的体积由小到大,相应的水的质量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2)每次测量的水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否很接近?__比值大约等于 __g/cm3。

3)从以上实验活动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学生回答)

第二节水的密度(第二课时)

一) 引入。

教师:上堂课大家都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个比值反映了水的一种特性,在科学上我们把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二) 新课(黑板板书强调以下内容):

1、 水的密度: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之比叫做水的密度。

2、 4℃时纯水的密度:1 g/cm3= 1.0x103kg/m3。(由学生换算这两种密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师小结)

3. 掌握正确的读法:”1克每立方厘米”,或”1千克每立方米”

4. 理解水的密度为1 g/cm3 的含义:体积为1 cm3水的质量为1克。

三) 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技能?)

你还有什么疑问?(生生、师生互动)

四)课堂作业:

1.说出水的密度是 1.0x103kg/m3 的含义。

2.从一桶水中取出一碗水,是一桶水的密度大还是一碗水的密度大。

五)课外作业 :

作业本中的作业。

第一章第二节水的三态变化。

横河初级中学胡利远。

第一课时:熔化和凝固。

目标]1. 情感目标:欣赏美、发现美。

2.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冰熔化实验的操作;

2)进一步熟悉**和图象的操作。

3. 认识目标:(1)识记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2)认知熔化、凝固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3)识记熔化、凝固概念。

过程]一. 欣赏冰雕艺术,引入课题。

提问:制作冰雕的冰是这么来的?

冰雕作品能象其它作品一样保存吗?

引入课题:熔化与凝固。

二. 实验研究:冰的熔化(分组)

1. 教师介绍器材,并装置让学生模仿。实验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2. 填写**,画制图像(抽一实验组的数据)

3. 思考讨论。

1) 熔化实验时,为什么缓慢加热?为何要不断搅动?

2) 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多少?

3)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吗?

4. 实验结论:(结合熔化曲线)

1) 温度低于00c的冰吸热后温度逐渐上升。

2) 温度升高到00c继续吸絷,冰开始熔化。

3)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0c。21世纪教育网。

4) 冰全部熔化成0℃水,持续吸热,水温才会上升。

三. 提问小结。

1.何为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

2.何为熔点?

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3.何为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

4.何为凝固点?

液化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5.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是多少?

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0c。

6.熔化凝固时的吸热、放热情况如何?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第二课时:汽化和液化。

目标]1. 培养观察、实验技能。

2. 认知汽化、液化现象及规律。

过程]一. 观察引入。

让学生在手上擦少许水,观察。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水干了。引入课题:汽化与液化。

二. 汽化。

一〉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2.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3.观察蒸发吸热现象,用p13页装置蒸发吸热,有到冷作用。

二〉实验研究水的沸腾。

1. 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2. 填表记录,绘制水的沸腾曲线。

3. 实验结论:

1)温度低于1000c的水,吸热后温度上升。

2)温度达到1000c时,继续吸热,开始沸腾。

3)沸腾过程温度不变。

三.归纳蒸发和沸腾。

四.在水沸腾实验的基础上**液化现象。在沸水上面放一玻片。

1. 气态变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液化放热。第三课时:升华和凝华。

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2. 认知升华、凝华现象学。

3.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过程]一.欣赏雾凇,引入课题。

提问(1)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2)冰冻的衣服在00c以下也会干,为什么?

课题:升华和凝华。

1. 物质为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升华吸热。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凝华放热。3. 练习,请你举出升华的实例?请你举出凝华的实例?小结]

22 科学艺术 下 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22课科学技术 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识记 李时珍和 本草纲目 徐启光和 农政全书 宋应星和 天工开物 赵州桥 长城 北京城 故宫。2 通过对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三部科技著作的同异比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3 通过对赵州桥 长城 北京城和故宫的观察和鉴赏...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 下 教案集

科学第二册教案集。第一章水。第一节地球上的水。教学要求 1 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常识,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2 使学生初步了解水的污染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3 了解水的物理性质。4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 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科学技术下》教案 重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 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识记 李时珍和 本草纲目 徐启光和 农政全书 宋应星和 天工开物 赵州桥 长城 北京城 故宫。2 通过对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三部科技著作的同异比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3 通过对赵州桥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