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五课《伤仲永》习题

发布 2023-03-03 08:59:28 阅读 4453

5 伤仲永

名校讲堂。1.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2.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2)古今异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语句方面的条理)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3)一词多义。

自】①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①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②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然】①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②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于】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介词,向);②于舅家见之(介词,在);③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介词,从)

4)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父异焉(对……感到诧异)

父利其然(以……为利)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

3.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方仲永由聪明变为平庸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的关系,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成才的重要性。

4.重点突破。

1)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2)仲永变成普通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直接原因是“不使学”。根本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难点攻克。

叙事部分有详有略,为什么对仲永的才能初露写得这样详细?

提示: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详写方仲永的才能初露,是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不使学”一手造成的,从而更好地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6.结构**。

7.学法点津。

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中考常见考点,文言文翻译须做到“信”“达”“雅”,即准确、通顺、规范。

典型例题】翻译“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参***】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过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技法点睛】文言文翻译“五字法”:①留:国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②替:

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③调:调整倒装句等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④补:补充句中省略的部分;⑤删:

删掉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世隶耕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 )

环谒( )于邑( )人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 )

3)称前时之闻( )4)固众人( )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下面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能称前时之闻余闻之也久 b.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

c.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

4.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先/人还家 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文。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6.仲永的父亲“不使学”,使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右边漫画中的小女孩呢?她与仲永命运大相径庭,你认为她最后能成为“天才”吗?说说你的看法。

7.(南宁中考)5月18日,一个9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的过度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为此,班里开展主题为“拒绝烦恼,健康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活动。

1)【观点论辩】**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有人认为这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要趁早。你怎么看?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初中教材里的一则文言故事有关,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字数在60字以内。

3)【对联征集】结合两则材料,选择下面的一副对联,续写完整。

上联:少壮不经勤学苦。

下联。上联:贤才何须蝇蝇小利。

下联。02课内精读。

阅读《伤仲永》,完成下面的题目。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即书诗四句( )2)父异焉。

9.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10.方仲永由五岁时的奇才初露,到少年时的再到二十岁时的完全是因为父亲由此可见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闻之也久”一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仲永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得成就。

c.文中“受之人”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天”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d.“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03类文阅读。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①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 ①荻:芦苇秆。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夫人以荻画地( )

2)及其稍长( )

3)或因而抄录(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译文。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译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 2019 第一单元第一课《春》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 2016 第一单元第一课 春 教案设计。学科语文年级教师钟莎单位课题名称春学情分析。七年级教学方法讲授法 诵读法。矿区中学。春 所描写的田园生活与学生的认知之间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教授 春 时,需要老师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知识点的吸纳,因为初一年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 2019 第一单元第一课《春》教学设计

春 教学设计。三亚市荔枝沟中学董小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欣赏准确 生动 优美的语言。2 赏析作者描绘的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3 体会作者对春天喜爱和赞美之感情。重点难点 重点 欣赏准确 生动 优美的语言难点 体会作者对春天喜爱和赞美之感情。教学设想 1 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自然风景...

学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含答案

2013 2014学年梅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考试。语文试题。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 分歧2 树杈3 不禁 4 t n 痪 5 ju 别 6 脸ji 2 根据释义写出词语。4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