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得分
一、基础·综合(25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 (4分)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2、判断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a.颤抖:发抖。 (
b.琴弦:乐器上发声的线,一般用丝线、铜丝或钢丝制成。(
c.忧伤:忧愁悲伤。 (
d.渴望:忍着干渴地盼望。 (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投我们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a.他乡:指家乡以外的地方。
b.仰望:平躺着身子向上看。 (
c.游伴:游玩时的伴侣。
d.浮泛:课文中指漂向水的四面八方。 (
3.以“母亲是……”开头,在横线上写两小段话,以使上下文构成一组排比。(8分)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4.文学常识填空。 (5分)
①《我爱这土地》选自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就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乡愁》选自《白玉·苦瓜》,作者 ,诗人,这首诗以形式,抒发了诗人无限的乡愁。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作者何其芳是现代。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我爱这土地》这首涛,完成5—8题。(16分)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5、在横线上默写出诗的最后两句。(2分)
6、解释诗中加点的词语。 (6分)
嘶哑:激怒:
③温柔:7.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6分)
①“土地”象征。
②“河流”、“风”象征。
③“黎明”象征。
8.概括第一节诗的大意。 (2分)
二)阅读《乡愁》这首诗,完成9—11题。(24分)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新郎在那头大陆在那头。
9、解释诗中加点的词语。(4分)
乡愁:海峡:
10、在下列词语后面加上一个词组成短语,每个词语都组出三个。(12分)
小小的。窄窄的。
矮矮的。浅浅的。
11、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错的一项(8分)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a.自古以来人们就以书信传达远方亲人的思念,邮票正是传达这种思念的小小使者。
b.这句诗用邮票来比喻思念的“小”。
c.邮票这一意象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了,是此诗的精彩之笔。
d.这旬诗写了诗人少年外出求学,寄家书以解思乡之情的事。
答。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a.以坟墓这一意象来象征乡愁的苦闷、压抑。
b.母亲已去世,远方归来的游子思念之情无以寄托,站在母亲的坟墓前怅然若失。
c.对母亲的浓浓思念是乡愁的一大组成部份,而今母亲已长眠地下,惟有对着坟墓哀思。
d.这句诗包含着永失母爱的深深悲痛。
答。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a.诗人婚后赴美读书,惟有船票能送他回乡与家人团聚,以解乡愁。
b.这句诗记载了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
c.用窄窄的船票来形容乡愁的淡薄、渺小。
d.船票虽窄小,更体现出诗人对它的珍视、爱惜,它寄托着夫妻团聚的希望。
答。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a. 这里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原因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b、“浅浅的”不是实写海峡的水浅,是抒发海岛上游子急迫渴望渡过海峡,早日实现两岸统一的心情。
c、这句诗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前三节诗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更具有一种崇高美。
d、由海岸线的曲折来比喻乡愁的折磨,由海水的深广来比喻乡愁的茫然。
答。三、作文(35分)
题目:①小河 ②思念。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首诗歌。注意: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要押韵,要有节奏感。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作业
unit4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座号 2019年3月11日组稿人 朱碧芳。一。根据汉语提示写单词1 there are many ru lz in my family.2we can t run after others in the走廊 3 jim,don t打架 with your class...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练习
1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 元宏 皇帝 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 完成了国家大一统。c 抵御了外来侵略d 促进了民族融合。2 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13 空城计。罗贯中。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 的的基本方法。2 激发学生阅读 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 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 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教学过程 一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