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

发布 2023-03-01 08:43:28 阅读 8951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熟读七年级下册教材p1-17 家长签字组长(科代表)签字。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四种。

3、“露西”少女化石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说明其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简单的工具。

4、“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生殖系统的最主要的性器官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最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

3、**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输精管的功能是输送精子,附睾的功能是贮存。

和输送精子。

4、【7】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5、输卵管的功能是输送【3】卵细胞。

6、受精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是左图。

输卵管。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2】子宫。

7、胚胎发育的最早场所是输卵管。

8、一个精子只能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9、受精卵**形成【1】胚泡,胚泡进入【5】 子宫内膜,即怀孕。胚泡继续**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10、怀孕后8周左右的胎儿,开始出现人的形态。

11、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羊水中,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

12、胎儿与母体的连接方式为:胎儿---脐带---胎盘---母体。

13、一般怀孕38周,胎儿发育成熟。

14、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6】**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15、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16、试管婴儿的繁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第三节青春期

1、生长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是青春期。

2、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3、青春期时,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都明显增强。

4、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时期是青春期。

5、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6、进入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7、女孩能怀孕的开始时期是第一次来月经以后。

8、女孩在月经期间,应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运动,要避免剧烈运动。

9、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熟读七年级下册教材p18-39 家长签字组长(科代表)签字。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有机物;水、无机盐是无机物。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糖类是人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4、脂肪是人类备用的能源物质。病人几天吃不下食物变得消瘦,主要是消耗了体内的脂肪。

5、蛋白质是构**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儿童、青少年、伤病员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奶、蛋、鱼、肉等食物。

6、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时,所得的数据会存在误差,所以要设置重复组,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最后结果应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7、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8、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9、缺含磷的无机盐有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症状。

10、缺含铁的无机盐,会患缺铁性贫血,有乏力,头晕等症状。

11、缺含碘的无机盐,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应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12、缺含锌的无机盐,会出现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等症状。

13、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需要量小,但作用不能用其他营养物质代替。

14、缺维生素a时,会出现**干燥,夜盲症,干眼病。

15、缺维生素b1时,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16、缺维生素c时,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17、缺维生素d时,会出现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症状。

18、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所以补充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

19、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瓜果、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2、消化道依次由口、咽、⑤食道、⑥胃、

小肠、③大肠、**组成。

3、消化腺有:(1)唾液腺、(2)胃腺、

3)肠腺、(4)①肝脏、(5)⑦胰腺五种。

其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4、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内有。

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5、馒头、米饭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是。

因为其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

部分分解为麦芽糖。

6、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

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7、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8、淀粉的消化场所是口腔和小肠;蛋白质的消化场所是胃和小肠;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

9、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

10、淀粉在口腔中部分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最后在小肠内全部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

11、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最后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

12、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3、消化糖类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

14、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胰液;肝脏分泌胆汁,并储存在胆囊中。

15、胆汁中无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16、胆汁和胰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部分。

17、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18、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9、小肠长5——6米,有利于延长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时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0、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大了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1、小肠中的消化液最多,有肠液、胰液、胆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22、小肠绒毛上有许多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三节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品,每天摄入量由多到少(从下到上)分别是:(1)谷类;(2)蔬菜水果类;(3)肉类;(4)奶和奶制品类;(5)油脂类。

2、谷类食品含糖类丰富;蔬菜水果类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肉类含蛋白质丰富;奶和奶制品类含蛋白质和无机盐丰富;油脂类含脂肪丰富。

3、城乡居民应均衡地吃五类食品,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4、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1)一日三餐,按时进餐;(2)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是%;3)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5、发芽的马铃薯和有毒的蘑菇不能食用;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才可食。

用;买肉时要看是否检疫合格。

6、绿色食品:是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 aa级两类,aa级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熟读七年级下册教材p40-49 家长签字组长(科代表)签字。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⑥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

器官。2、 呼吸道依次由【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

⑤】支气管组成。

3、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且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

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4、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使气体进出肺畅通。

5、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保持空。

气新鲜、清洁。

6、吃食物时有时会厌软骨未来得及盖住喉口,食物进。

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 外界空气进入肺后,在肺内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3、呼吸频率:每分时间内的呼吸次数叫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约为16次/分。

4、人体内氧气浓度最大的地方是肺泡,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组织细胞。

5、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有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称为呼吸肌。膈属于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6、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同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左右径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

7、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同时,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的左右径缩小;胸廓的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排出肺。

8、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中,橡皮膜相当于膈肌;气球相当于肺;玻璃瓶相当于胸廓;玻璃管相当于呼吸道。

9、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中,图b【⑤】橡皮膜。

下降,表示膈肌收缩;这时,【③气球扩大,表示肺扩张,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图a橡。

皮膜上升,表示膈肌舒张,这时,气球缩小,表示肺收缩,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10、肺泡壁和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1、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是氮气,占78%。

12、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的气体相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更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3、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14、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用来参与分解有机物。

15、上午是进行森林浴的好时机,森林含氧量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 森林古猿 2 人类进化的历程 1 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 2 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 3 从使用简单工具到制造工具 4 产生语言。3 人类和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1 运动方式不同 人猿分界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 森林古猿 2 人类进化的历程 1 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 2 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 3 从使用简单工具到制造工具 4 产生语言。3 人类和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1 运动方式不同 人猿分界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试题

高桥中学2012 201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模拟试题。制卷人 善加华。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 血液的组成是 a 血浆和血红蛋白b 血浆和血细胞。c 红细胞和血小板d 白细胞和红细胞。2 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易患坏血病的是 a 生吃新鲜水果 b 熟吃新鲜水果 c 高温烹调新鲜蔬菜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