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五单元《化石吟》共享教案

发布 2023-02-28 08:32:28 阅读 8501

第讲。教学参考: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化石”是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第一课时。一、精心导入

采用多**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并配以**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

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2、预习热身。

1.注音。奇幻(huàn裹(guǒ )藏葱茏(cōng lóng)

卓越(zhuó yuè )骸(hái )骨潜(qián )行。

档(dàng )案猛犸(m悄(qiǎo )然。

2.解释。悄然 ②葱茏 ③奇幻 ④斗转星移 ⑤海枯石烂

3、自主学习。

1.“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相互照应。

可以说,最后一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

第二课时。1、导入。

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他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读、赏析这首诗歌,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2、自主学习。

1.排比。诗歌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

连续不断的问句(排比),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富有孩子气的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合作**。

1.“你”指代苏醒的化石。“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写到了,诗歌中第。

三、第四、第五节。

2.“生之灵火”这个词语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突出了远古世界的神秘。古代的生物虽已死亡,但它们作为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说明化石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还要靠科学家不停的研究,不能直接表现生物进化,所以说是“密码”。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化石吟

第五单元计划。21 化石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骸骨 等词语。2了解化石在探索地球进化过程的作用。3认识化石所展现的 逝去万载的世界 是怎样的?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情感目标 让学生理解科学的伟大,人类的伟大。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科学而又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化石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化石吟 教案。化石吟 在抒情议论中收束全诗,不但独具匠心,而且强化了主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 1 积累词语,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

七年级语文教案 化石吟

七年级语文教案 化石吟。导学目标 1 理解 积累 奇幻 葱茏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美 韵律美。3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容了解化石所展现的亿万年前神奇的生物世界。4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 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