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发布 2023-02-27 22:48:28 阅读 8500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化石(发现于非洲大裂谷地区)。

2、男性:**---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既受精卵的形成部位)

4、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5、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

6、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都是性激素的作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人体所需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有机物,必须要先经过人的消化才可以吸收。

2、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肥肉、大豆。

3、糖类:(人体内主要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

4、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瘦肉5、水: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60%-70% 6、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23页)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7、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24页)

维生素a——**干燥,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坏血病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

松症 (维生素可以促进人对钙的吸收) 8、人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组成。

页“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1)实验过程: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或是否搅拌) 37℃温水原因:使酶的消化作用发挥的最好。

滴加碘液:检验馒头中淀粉是否被消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实验现象: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试管变蓝的原因: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试管部分变蓝色。原因: 没有充分搅拌。

3)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10、(29页图)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

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器官及作用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将淀粉转换为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3)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 消化酶,(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11、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它们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12、三大有机物消化的起始部位和最终产物? (29页淀粉:消化始于口腔,转化成麦芽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分解成氨基酸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13、(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30页)

14、怎样判断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3页)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三餐按时吃, 要求含有“平衡膳食宝塔”这五类食物并且比例合适15、关注食品安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买肉时看是否是检疫合格的;不能吃有毒食品;蔬菜水果通过清水浸泡、冲洗,或者削去外皮,减少农药残留。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41页图)

2、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43页)

4、痰的形成部位:(气管和支气管)

5、(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6、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46页)

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由外界进入。呼气则相反。

7、吸气和呼气末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8、人体主要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9、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47页)

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10、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11、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原理实现的。

12、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中。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 (51页2、血浆: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

特性: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功能:

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体积比较大,有细胞核,数量比较少。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如果体内数量高于正常值,可能身体有了炎症。

6、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7、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57页)

动脉: 送血离心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越往下分支越细)

静脉: 送血回心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具有静脉瓣。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8、心脏的结构和功能(61页图)左心室壁特点?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壁最后厚;动脉与心室连接,有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9、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止部位及血液成分变化?(63页图)

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 --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使含氧丰富颜色鲜红动脉血变成含氧少暗红静脉血)

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使含氧少颜色暗红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10、心脏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主动脉、肺静脉11、我们静脉注射药物是药物最先来到心脏的右心房。

同样,我们吃的食物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的也是心脏的右心房。

10、四种血型及输血原则?(69页)

abo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 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人献血不得超过400毫升。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作者 吴洪 初中生物乐山初中生物一班 评论数 浏览数 0 5872 发表日期 2011 12 01 10 29 29 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 类人猿和人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

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的由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的生殖发育。人的生殖发育图示。精子性激素 u3000 u3000 u3000卵巢 卵细胞 end ight altimg w 177 h 186 eqmath b lc rc a vs4 al co1 精子,性激素 u3000 u3000 u3000 卵巢 卵细胞...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1 六大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水 无机盐。其中 有机物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2 三大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3 第七营养素 膳食纤维 也叫纤维素 4 食物 糖类 谷类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