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发布 2023-02-27 22:41:28 阅读 2769

七年级下册。生。物。

知。识。

点。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和无机盐。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

消化道;②消化腺课本8页图3.1---4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

3、消化腺两大类:

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

2)舌:①作用: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

3)牙齿:作用:咀嚼,属于物理性消化。

5、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容纳食物2升左右;

胃壁内有胃腺:(小腺体)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属于化学性消化。

6、小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长度:6米;

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含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

7、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

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属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分泌胰液;

有多种消化酶;

属于化学性消化。

9、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课本13页图3.1—10

1)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2)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

3)小肠: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积;

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小结:(1)只有消化能力无吸收能力的是:口腔。

(2)只有吸收能力无消化能力的是:大肠。

(3)既有消化能力又有吸收能力的是:胃和小肠。

(4)胆汁内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第三节:合理膳食。

1.我国的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类、豆类及其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和盐。 课本16页平衡膳食宝塔。

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早、午、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应是﹪和30﹪。

不偏食,不挑食

不暴饮暴食;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2、食品安全:对食品的要求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第2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

呼吸道;肺:由大量肺泡组成,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道: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课本23页图3.2---1

1)鼻腔:①鼻毛: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②黏膜:分泌黏液→清洁、湿润空气。

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2)咽:①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器官。

3)喉:发声器官

4)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3、肺: 肺泡数目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4、⑴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

呼吸肌两大类:①肋间肌和膈肌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大部分: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原理: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实现;

6、呼吸的四个环节:课本28页图3.2---10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7、课本29页第一题图。

1)、ab段:①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表示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④肺内容积:增大。

2)、bc段:①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表示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肺内容积缩小。

3)a和c点:表示呼气结束,吸气开始的瞬间;

4)、b点:表示吸气结束,呼气开始的瞬间;a、b、c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1、人体需要的能量**:

**于食物;

具体地说:**于有机营养物质。

2、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热价:

糖类:17.15千焦/克;

蛋白质: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

3、能量的释放: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维持体温。

4、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因年龄、性别、体质而不同。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

生活垃圾污染;

燃料燃烧;其它活动产生的尘埃。

2.空气质量等级: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

3.对健康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4.改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

5.吸烟的危害:

烟的有害成分: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

危害:支气管炎、肺气肿、癌症。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6、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胸廓按压法等,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6---18次。

第三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和血细胞课本43页图3.3--1

1)血浆:占血液的55% ,淡黄色,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组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富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4)贫血: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发炎:白细胞数量超过(4---10)×109/l

2.输血和血型:

1.总血量: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失血30%(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

3.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

4.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型万能受血者,o型万能供血者,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1、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心脏: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大小如本人的拳头。

2)结构:四腔、八管、两瓣膜。 课本52页图3.3---10

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心壁最厚)右心房,右心室。

八管:①心室都连动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②心房都连静脉:左心房连肺静脉;

③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两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3)心壁厚薄: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左心室最厚,与体循环路线长相适应。

3、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平均心率:75次/分;

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

第三节:血液循环的途径。

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3、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4、体循环和肺循环没有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

5、血液循环的共同点: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6、体循环的意义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同时带走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谢废物。

7.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作者 吴洪 初中生物乐山初中生物一班 评论数 浏览数 0 5872 发表日期 2011 12 01 10 29 29 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 类人猿和人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

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的由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的生殖发育。人的生殖发育图示。精子性激素 u3000 u3000 u3000卵巢 卵细胞 end ight altimg w 177 h 186 eqmath b lc rc a vs4 al co1 精子,性激素 u3000 u3000 u3000 卵巢 卵细胞...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1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化石 发现于非洲大裂谷地区 2 男性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 卵巢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3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输卵管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既受精卵的形成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