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0-04-02 00:34:28 阅读 4056

消化系统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注意:①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②各种消化液中都含消化酶,只有胆汁不含消化酶。

3. 消化的过程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物理性消化),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化学性消化)。

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本27-28页)

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注意: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胃蛋白酶;胆汁不含消化酶;胰液、肠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4. 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小肠与消化和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长:小肠长约5-6米。

大: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变面积增大。

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便于吸收。

多: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长、大、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长、大、多与消化功能相适应。

注意:脂肪分解后形成的甘油和脂肪酸通过毛细淋巴管被吸收。

3、人体的呼吸。

1.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1)呼吸系统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

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分为左肺(两叶)和右肺(三叶),是呼吸系统。

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注意:①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

②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2. 呼吸的过程。

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阶段:肺的通气(肺与外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动脉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变静脉血)。

1)呼吸的全过程:

注意:①气体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所以肺泡中氧气浓度最高,组织细胞氧气浓度最低;相反,肺泡中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而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粒体中被利用,即参与了细胞的呼吸作用。

2)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3)模拟呼吸的实验。

a玻璃管模拟器管和支气管

b气球模拟肺

c玻璃罩模拟胸廓

d橡皮膜模拟膈(膈肌)

4)常见的曲线图(纵坐标可能是压力也可能是容积)

5)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a. 肺泡数目多;

b.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在心脏和血管内还流动着血液。

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1)血液的组成: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所组成。

①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55%)

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约占0.1%)、尿素、无机盐co2等(约占0.9%)

血细胞:a.红细胞(rbc):成两面略凸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异常症:缺乏时患贫血。

b.白细胞(wbc):比红细胞要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

功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将病菌包围﹑吞噬。

异常症:高于正常值患有炎症。

c.血小板(plt):形态最小而且不规则、无细胞核,数量最小。

功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异常症:过少,出血时不易止血;过多,易患血栓。

注意:①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离心或静制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血浆,中层: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细胞)

②若血液中不加抗凝剂,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出现凝固现象,试管**现血清(上部)和血块(下部)两种物质。

显微镜下血液涂片。

红细胞呈红色,是因为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具有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肺泡处含氧高),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的特性(组织细胞处含氧低)。

二氧化碳主要通过血浆来运输,红细胞只运输少量二氧化碳。

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是死亡的白细胞。

2)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2. 血管。

注:①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a. 选用尾鳍色素少的小鱼,便于观察。

b. 用湿棉絮将小鱼头部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保证小鱼可以正常呼吸。

c.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血液流动。

只有在四肢的静脉中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肾小球处例外)

3. 心脏及血液循环。

1)心脏的结构及功能(试图时,左右与自己身体相反)

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房室瓣:心房开向心室,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心室开向动脉,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心脏处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左心室壁最厚,因为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最远),这也体现了生物学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的工作过程。

心脏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

注:房室瓣和动脉瓣不能同时开放或同时关闭(例如,房室瓣打开,动脉瓣一定是关闭的。)

3)血液循环。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a. 作用:为全身组织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氧 。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b.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此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a. 作用: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b.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体内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的,在心脏处连通,并且输送血液的量相同。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注意:a.动脉血和静脉血是血液的名称,动脉和静脉是血管的名称。

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 规律:

体相同,肺相反。

b.心脏左侧两腔及其相连的血管内都是动脉血,心脏右侧两腔及相连的血管内都是静脉血。

c.冠脉循环,体循环的一部分,为心脏输送氧和营养物质,运走废物。

4. 输血与血量。

1)血量:占体重的7~8%

2)血型:a型、b型、ab型、o型。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4)成分输血:缺什么输什么。

大面积烧伤:输血浆,因为烧伤主要丢失的是水分和组织液。

贫血:输红细胞,因为患者体内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

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

1.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概念: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①**: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③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区别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2 人的生殖是指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的结合,通过 发育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系统完成的。3 男性的生殖细胞是 是由产生的,再由来输送。女性的生殖细胞是 是由产生的,再由来输送。4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8章人体的营养。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 水 无机盐 糖类 脂肪 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 脂肪 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第8章人体的营养。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 水 无机盐 糖类 脂肪 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 脂肪 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 水 无机盐 维生素。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9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 吸收的结构特点 1 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