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发布 2023-02-27 12:47:28 阅读 4004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一、 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两两不同的是( )2分)

a 高邈/缥缈蜷伏/花卷荫蔽/庇荫垂涎三尺/怪诞不经。

b 哺乳/淳朴禁锢/干涸狭隘/隘口拈轻怕重/沾花惹草。

c 薄荷/轻薄戳穿/杀戮模范/模样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d 驰骋/御聘滑稽/稽首开辟/复辟随声附和/曲高和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坍塌纯粹掺和粗犷骇人听闻莽莽榛榛。

b 灼热热忱酬劳余晖披蓑带笠参差不齐。

c 嗔怪澄澈诀别勋章惊慌失措张皇失措。

d 污涩驯服葱茏怂恿大相径庭刨根问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2分)

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4. 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c.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用心读书吧!”

b.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c.《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第2版)。

d.我家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面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等……

6.名著导读(8分)

《西游记》,长篇神话**,是神话**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中,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作者是 ,字汝中,号 ,明代人。

《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读了《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你受到哪些启示?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又唤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7.默写 (6分)

晴空一鹤排云上。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止增笑耳。

8.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3分)

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

9. 综合性学习 (3分)

今年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我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回答《每日新报》记者时说:“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对待。

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请问画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

二、 阅读题(40分)

一)诗歌鉴赏潼关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0.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一二句描绘的景象。(2分)

1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12.解释加点字词(3分)

国人道之 ②身亡所寄 ③其人舍然大喜 ④ 因往晓之 ⑤穿井得一人 ⑥充塞四虚。

13.翻译句子(4分) ①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4.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 得一人之使 d.因往晓之。

15.对以上两则寓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对于传言都能相信,只有亲自观察、研究得来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b. 《杞人忧天》这则寓言也可以看作是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c.“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来形容不必要的或者无根据的忧虑。

d.寓言的特点往往是篇幅较为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有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所选的两篇文言文就体现了这些特点。

16.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评价?(4分)

三)①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劳?为什么你花了许多时间去度假,回来后依旧没有生活的热情?这是因为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让你得到放松。那么抛弃它,来一场休息的革命!

休息方式有很多种,睡眠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它对睡眠不足者或体力劳动者非常适用。“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引起的。

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通过睡眠,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

但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一味地补睡眠并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今晚我要睡个好觉。其实这是一个陷阱。

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使你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的方式来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让精神放松下来。这样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下班后游泳半小时你就会神采奕奕,而周末两天不出门你依旧无精打采。

既然睡眠不是帮助脑力劳动者休息大脑的最好方式,那么什么休息方式才是行之有效的呢?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个区域活动,另一个区域就休息。所以,不必停止活动,只需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很长时间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剪剪枝,以便使头脑清醒,而不是睡到日上三竿。

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进行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学问时,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感到疲倦,甚至不能连续半小时集中精力在一个问题上。但是,他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他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思考下去。

他说:“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大脑。我在治学中充分利用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

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所以,如果你有好多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以免过度疲劳,耗尽精力。

如果你的精神超级紧张,不妨尝试去做点儿有挑战的事。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精神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精神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有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想获得有效的**建议。

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竟然完全**。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和你的职业类似。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做学徒,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等。

可见,变换思考和活动的内容,的确是针对脑力劳动者的一种积极有效的休息方式。它调整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和工作的动力。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2009 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考试。数学试题。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2 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20分。一 填空题 每题3分,共 36 分 1 1 x2y3 3x 5y 8是次多项式。2 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3 若xmy2与 2x3y2是同类项,则m 4 若 x ...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题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考试 湘教版 一 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早穿棉袄 午穿纱 说明新疆的气候。a.终年寒冷 b.炎热干燥 c.昼夜温差大 d.温和多雨。2.某校在一次地理活动课中测得校园长为500米,宽为300米。若在长为5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幅上绘制该校平...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秋思 名句中 树 鸦 马 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不包括。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d.都能遗传和变异。2.某研究小组要进行 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 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