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概念整理

发布 2023-02-27 08:34:28 阅读 3888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无)

第二章有理数。

2.1正数都是比0大的数。负数都是比0小的数。

0既不是正数,负数也不是负数。

2.2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3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2.4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5(1)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3】分配律:a×(b+c)=a×b+a×c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

4)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6【1】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2】“二的六次幂”、“七的三次幂”,其中叫做底数叫做指数。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4】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5】一般的,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计数法称为科学技术法。

2.7【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

3.2【1】像nn+500、abc等式子都是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像2a、0.8a和abc等都是数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它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它的次数。

4】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5】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3.4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3.5(1)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2)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

4.1像方程2x+1=5等。它们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4.2【1】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

5】方程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6】一般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

5.1图形由点、线、面组成。

5.4人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某个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6.2【1】角通常用三个字母来表示,也可以表示为∠α,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又可以用它的顶点字母来表示。

6.3【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对顶角相等。

6.4【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线平行,那么着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6.5【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7.3【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2】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相等。

【3】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7.4【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4】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7.5 【1】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8.1【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8.2【1】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2】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8.3【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3】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是正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4】对于零指数幂和负整数米,幂的运算性质任然适用。

9.1【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9.2【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的每一项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9.3【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9.4乘法公式——【1】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 (a-b)=a-2ab+b

2】(a+b)(a-b)=a-b

10.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10.2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10.3【1】将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

2】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做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称为加减消元法。

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

11.1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两个图形全等,他们的形状大小都相同。

1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11.3【1】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as”

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6】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hl”

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

12.1【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简称抽查).

3】将所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12.2【1】以整个圆面积代表统计项目的总体,每一统计项目分别用圆中不同的扇形面积表示,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该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之几。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扇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该部分的百分比*360°

12.3【1】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轴对称图形。

1.1【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1.2【1】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3】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1.4【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5】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七年级数学概念整理

数学概念整理。2.1正数是比0大的数 负数是比0小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号读作 负 号读作 正 号可以省略不写。正数 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正整数 负整数与0统称为整数,正分数与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2 1 画一条水平直线,并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0,我们把这...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七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o v o 好棒。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3.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加。5.除0外的任何数的零次方都是一。6.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

七年级下数学概念

整式的乘除。1 公式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等于每一个因数乘方的积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例 12 整式的平方差公式 整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a2 b2 a b 2 2ab a2 b2 a b 2 2ab a b 2 a b 2 4ab 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