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含义。
3、理解包拯这一形像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评价包拯这一形像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自学研讨,掌握本课的生字。
2.准确、生动地复述课文。
3.树立要立志做大事,不必立志做大官的思想。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尚思想。
4.将此文言文变成自己的话,写成一篇现代文。
5.联系背景评价包拯这一形象。
学法点悟]
学习文言文有个规律:从机械性朗读到理解性朗读再到表演性朗读,我们可以按这几个步骤进行朗读,我们对本课内容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提出、大胆思考、大胆质询,大胆必“大得”。
整体感知]
本文选自《宋史包拯传》。“传”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叙述传主的生卒、地位、官职、生平事迹等内容。包拯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是封建清官的典型。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疑难解析]
质疑: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段重点写了包拯的一个事例。有的段落记叙具体,有的段落记叙较概括。请各用四个字概括。
解惑:割牛舌案、进贡砚台、出使契丹、公开审案、平日为人。
质疑:学习传记要在了解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请你结合课文评价一下包拯这个人物。
解惑:第一段突出包拯为官机智;第二段突出他为官廉洁;第三段突出他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第四段突也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第五段突出他克己奉公。
质疑:包拯的作法受到肯定了吗?试从文中找出答案来。
解惑: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从社会人民的角度给以肯定。
质疑:注意本文如何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解惑:割牛舌案、进贡砚台、出使契丹、公开审案、平日为人是正面描写,“笑比黄河清”、“包待制”、“阎罗包老”是侧面描写。
语言揣摩]
1、对下列语句中的语言现象判断有误的是( )
a.不主先入之说: 主,意动用法。
b.闻者皆惮之: 惮,害怕,畏惧,使动用法。
c.使得至前陈曲直: 曲直,形容词作名词。
d.不伪辞色悦人: 悦,使动用法。
提示:b 2、下列语句和例句句式相同的是( )
例:刘豫州,王室之胄。
a.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b.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c.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d.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提示:d 自主**
**前期导引
把握文学常识,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理解文章大意。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翻译全文。
基础巩固集练]
一、 文学常识填空
、 课文共有个段落,分别记叙了割牛舌案公开审案、平日为人几方面,其中段记叙较具体段记叙较概括。第段主要用了正面描写,第___段穿插了侧面描写。
二、字音字义
、给下列字词注音:
鬻( )徙( )砚( )遗( )敛( )惮( )恶(吏苛刻)( 茔( )
、解释下列加点字:
.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三、语言积累
翻译下列句子。
1、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翻译: 2、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翻译: 四、问题**
、百姓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用自己的话)
、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请举出他审过的其它著名的案例。
3、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清官?他们有哪些事迹?请你用正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向同学们讲述。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触?结合社会现状描绘你心中“好”官的形象,并谈谈你打算如何做人如何去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五、欣赏评价
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出版社教材所选古文都具有优秀的人文精神,例如本文就是对我们进行廉洁奉公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学习时既应重视知识能力目标,又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拓展阅读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 ,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 :“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
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召权知(权知:原为暂时主持某州事务,此为调任某知府的意思)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能,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第归,杀而鬻之: 第归,暂且回去。
b.前守缘贡: 缘贡,以进贡为缘由、为借口。
c.有犯脏者: 犯脏,犯**罪。
d.死不得葬大茔中: 茔,坟墓,大茔,大坟墓。
2.下列句子的意思正确的是( )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人们拿包拯的笑去与黄河清水作比较。
人们觉得包拯的笑与黄河的水变清那样难以见到。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只有阎王和包公那里才打不通关节。
打不通关节的,可到阎王一样的包公处寻求公道。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3.下列语句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请去刻薄,抑侥幸。
请求罢黜那些刻薄的官吏,抑制那些侥幸得官升官的人。
b.恶吏苛刻。
凶恶的官吏对民众十分苛刻。
c.拯立朝刚毅。
包拯在朝,刚强果断。
d.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包拯与人相处不随意苟同附和,不说假话装笑脸让别人高兴。
4.对“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译意最好的是( )
a.平常居住,无私人藏书,老朋友、亲戚们都无往来。
b.平常无私人书信往来,老人,亲朋好友都不与他往来。
c.平常没有私人书信往来,老人、亲朋好友都断绝了交往。
d.平常私人也不买书,所以,人们、亲戚同党都不与他往来。
5.包拯对牛舌案是如何思考和推断的?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盗贼割只牛舌,些许小事,主人何需告官,过些时日,案情自会水落石出。
b.牛既被割舌,必死无疑,不如让主人宰而卖钱,等待案情自白。
c.割了牛舌,牛主必杀牛,从而触犯法律,盗贼可乘机告官,“借刀杀人”。
d.割牛舌者,必为地方恶贼,其恶行必有暴露之日,待机而捕,定可擒捉。
6.下列文句,全表现包拯刚毅廉洁的一组是( )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a.①③b.③⑤c.②③d.①③
七年级语文 《包拯》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以及结构形式。2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 通过本文记叙,认识包拯 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教育学生要为人刚正 廉洁,使学生热爱今天的新社会。4 学习利用工具书,学习古文。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难点 1 学习...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 短语。1.look like看起来像。2.curly short straight long hair卷 短 直发。3.medium height build中等高度 身体。4.a little bit 一点儿 5.a pop singe...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卷命题者 林海参。班级姓名座号语文基础知识。一 书写 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诗句 3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二 语言运用。读下面一则幽默,按要求作答。3分 难以从命。一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