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

发布 2023-02-25 22:57:28 阅读 2201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人教,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观沧海》教学设计。

烈山区古饶初中李邦。

一)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通过朗读、想象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象。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方法。

朗读、想像、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同学们: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物是曹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观沧海》,来领略他的风采。

板书课题:观沧海曹操)

2、简介作者。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

3、《观沧海》——体裁)乐府诗: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本文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4、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顶峰。

他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荡平宇内,统一天下了。《观沧海》就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学法指导。

一)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解词。

2、展示朗读指导(节奏:四言诗一般分两节来读,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重读:

诗歌中需要强调的词语,读时要加重语气,如: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洪波涌起若出其中。语调:

由平缓到上扬。情感慷慨激奋。风格雄浑苍劲。

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某学生读、点评——教师配音朗读(感受思想内容)

3、自由读(翻译分层次、概括层意)、齐读。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大海**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大海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分层、概括层意: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4、以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意。

这首诗叙述了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碣石山登山观沧海的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宽阔胸怀、伟大抱负)

二)合作**(4人一小组讨论)

1、全文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有何作用?

观)(作用:诗眼,线索,统领全文)

2、诗歌中哪些诗句是实景?描写一下画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3、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哪些诗句是想象的虚景?描写一下画面。

可从两个“若”看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

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母亲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4、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仅仅是写海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a、阵阵秋风吹开了诗人的心胸,在诗人眼中,“海”并不是单纯的海,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诗人以海自比,向世人表明心迹:自己也有沧海一样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吞吐日月的伟大抱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写景的高潮,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

b、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北伐乌桓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已成现实。挥戈南下直取吴蜀,统一中原指日可待,心情是何等激奋!

观沧海》使我们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博大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三)质疑。如:诗歌的写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四)小结(板书)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三、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阅读、搜集曹操的诗句。

四、欣赏(**)附:

短歌行》中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公开课教学及学生的反馈,深知对于诗歌教学,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切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注意学习方法,我采用以读促学、以读促教、以读促想、以读促背、合作研讨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学的方法、自学的能力、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品质,师生反馈良好,将受益终生。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反思

观沧海 教。学。反。思。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教师 李彦敏。观沧海 教学反思。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教师 李彦敏。朗读,是诗歌教学的根本。所以本次执教 观沧海 我的教学目标也是围绕朗读展开 准确 有节奏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结合文本和背景品味诗歌的感情。课堂上,我注意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歌,通过三个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观沧海》教案

一 练习目标 了解一定的古诗词常识及作家 作品的背景材料。通过注释 学生顺通诗句,理解大意。通过教师的试范赏析,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练习内容 引入 朗诵 可让学生朗诵 教师补充古诗词常识及作家 作品 背景材料。学生顺通诗句,理解大意,教师作点拨。教师试析,学生评论。激发学生的写作...

七年级语文观沧海

教学设想。初一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 读的速度太快,节奏感不强,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这篇课文有多种诗的体式,节奏型各不相同,用来进行这种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诵诗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x x x x如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