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四章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教师: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而科学研究得知在金星上观察太阳是西升东落,宇航员在太空可以观察到太阳在24小时内会有数次的升起和落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求知欲)
教师:一般定向法的规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复习地球仪的知识:地轴、赤道、经线、纬线等,师生共同得出地球自转的定义)
教师板书1:地球自转定义:地球沿地轴的旋转运动。
教师设问1:地球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请大胆的提出你的猜想,有几种情况?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两种,猜想一:自西向东旋转,猜想二:自东向西旋转。)
教师设问2: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究竟地球是如何旋转的?
学生分组实验。
完成教材**活动,得知猜想一正确,猜想二错误)
教师设问3:当我们分别站在南极顶点或北极顶点时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有变化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水杯代替地球仪,自西向东旋转时分别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观察“地球仪”的自转方向。得出北逆南顺的结论。)
教师板书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教师设问4:地球自转一圈是多长时间?
小结结论: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
教师设问5:如果地球是静止的,会有什么情况发生?谁能总结一下地球自转的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
生1:地球上将会是一边总是白天,温度很高;另一边总是黑夜,温度很低。
生2:如果地球是静止的,生物无法正常生活。等等)
小结结论:地球自转意义重大,产生昼夜交替,为地球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上的生物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可以适时讲解“极昼”
“极夜”的知识)
教师板书3:地球自转意义:产生昼夜交替。
教师:为研究方便,我们把地球上被太阳照到的半球称为晨半球,另一边背向太阳的半球称为晨半球,二者之间的界线划定为一个圈,称之为晨昏圈。
教师板书4:晨昏圈是为研究方便而人为设置的一个圈。
第1页。共2页。
教师:晨线和昏线的规定原则,以地球自转时进入昏半球还是晨半球为标准。
练习题:判断晨线和昏线(题目略)
教师设问6:现在我们知道,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是什么?(生答:
是地球自西向东旋转。)那么,在金星上观察太阳是西升东落,你能得出关于金星的什么结论?(生答:
金星是自东向西旋转。)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板。书。
设。计。
4-2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定义:地球沿地轴的旋转运动。
二、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三、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
四、地球自转意义:产生昼夜交替。
五、晨昏圈。
1、为研究方便而人为设置的一个圈。
2、晨线和昏线的规定原则。
3、会判断晨线和昏线。
第2页。共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自转》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地球的自转 教案 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难点 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地球仪 火柴杆 橡皮泥 太阳平行光线板 十字方向标或学具 组装一 2.教学器材 地球仪 火柴杆 橡皮泥 太阳平行光线板 十字方向标 相关投影片...
浙教版 科学 七年级下册 地球的自转教案
科学 下册 打印版。一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 本节课 地球的自转 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共一个课时。内容包括 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和晨昏线。2.作用与地位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在新课标中,本节课大大降低了难度。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七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自转》教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的自转 教案。同学们,当你坐在平稳行使的列车上,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在不断后移。这是为什么?相对运动的缘故 1.第一册中我们学过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恒星绕北极星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2.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每天会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1.制作两个小用具 太阳平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