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识网络图。
见板书。前记:
这一章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动力学的相关内容,但是只是作为“动力学的初步内容”来进行学习和运用。这一部分只是作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们以后会不断地重复学习和不断地深入。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要求大家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应用,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尽量去尝试解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痛苦,能够联系实际,灵活应用,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附复习方法:
做好两手准备:左手准备好教材、上课笔记、复习提纲、学案;右手看试卷、平时练习册中做错的题目,并且思考为什么错了,考查的是什么知识,涉及了什么技能或者方法,不懂的话去查左手的资料,如果还弄不懂,问老师或者同学。看左手的目的是“四轮复习法”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不留死角的、地毯式的全面复习”。
看右手是“抓对于自己的难点”。
以下是要求大家学会和掌握的,期中、期末和中考要考的内容:
一、 动力学初步:1.运动;2.力;3.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 运动:1.运动的形式;2.能的形式。
三、 运动的形式:1.机械运动;2.其他运动形式: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
四、 机械运动:1.概念;2.参照物;3.相对运动和运动的相对性;4.运动的分类;5.速度。
五、 能的形式:1.机械能;2.其他能量形式。
六、 机械能:1.动能;2.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七、 力:1.力的作用效果:
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三要素;4.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5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单位和力的测量,弹簧秤使用方法。
八、 力与运动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2.二力平衡。
九、 牛顿第一定律:1.发现过程及科学方法;2.内容;3.意义:惯性和力与运动的关系。
一十、 二力平衡:1.受力平衡;2.二力平衡;3.平衡状态;4.二力平衡条件;5.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十一、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由二力平衡条件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2.由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或者方向。
1. 会判断运动的形式,特别是能确定哪一种运动是机械运动。
运动的形式包括: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如何区分它们呢?
机械运动:看物体的空间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必定为机械运动。声运动:
一般地,有声音就有声运动。光运动:般地,有光就有光运动。
电能:有电流,通电一般都有电运动。热运动:
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所以,一般上所有物体都有热运动,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激烈。生命运动:
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所有的新陈代谢。
2. 会判别能的形式,都有哪些能量形式。
能的形式包括: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声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内能等等。动能:
只要物体运动就一定具有动能。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速度大小有关。重力势能:
只要物体有高度就一定有重力势能。它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和高度成正比。弹性势能:
只要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有弹性势能。化学能:燃料和食物都含有化学能。
声能:有声音就有声能。光能:
有光就有光能。电能:只需举出一些例子,举出日常家用电器。
3. 什么是机械运动?你怎么判断的?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周围的某些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变动,有变动,那么相对于那些物体就有机械运动。
4. 什么是参照物?你是怎么理解的?
怎么选定参照物?参照物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能不能离开参照物谈运动?你会不会变换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或者能不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来找出它的参照物呢?
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看以哪个物体物体为标准,而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就成为参照物。对于参照物的理解,我们要知道,我们原则上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虽然我们任意选取一个物体作为参考标准都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但是在实际当中,有些参照物会不方便于我们对运动的研究和描述的,所以,我们就要根据问题性质,选取方便于问题的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比如说研究讲台上静止不动的粉笔盒的运动情况时,如果研究的是粉笔盒的速度,我们选择讲台或者与讲台相对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的时候,就比较方便问题的研究,因为这时粉笔盒相对于讲台的速度为零。
但是,如果我们选择在讲台上来回走动的老师为参照物的话,粉笔盒的速度就比较难研究,老师走动的速度和方向不断变化,所以粉笔盒相对于老师的速度也不断变化。所以,相比两种情况,选择讲台为参照物比较方便问题的研究。参照物的意义:
没有参照物,离开参照物谈运动时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变换不同的参照物从而描述物体的运动,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你坐着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运动的班车里的座位上,我可以说你是静止的,也可以说你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你要知道,说你静止是相对于车而言的,说你做匀速直线运动是相对于地面来说的。最后,我们习惯了直接说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而不说它的参照物是谁,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都比较容易知道它的参照物是谁。
但是考试中,还是有不少同学不能由物体的运动情况说出它的参照物的。最近,这些题目一般都是利用“诗句”中所描述的运动来进行考察。
5. 什么是相对运动?什么是运动的相对性和它的实质是什么?
所谓相对运动:第一,说明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第二,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静止,那么参照物相对于物体也必定是静止的;相对于参照物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那么参照物相对于物体也必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只不过方向相反。
总的来说,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参照物相对于该物体必定是运动的。而运动的相对性的实质是由于参照物的变换从而出现运动情况的不同。
6. 可以对机械运动的进行什么样的分类?
机械运动:根据运动路径,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快慢,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7.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和变速曲线运动?你会不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属于哪一种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是相等的,运动快慢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大小变化,或者说,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变速曲线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的运动。
要判断物体的运动类型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大家看它的速度大小或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路程是否相同,或者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是否相等,或者运动的路径或者运动方向怎么样。
8.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第一,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时间相同看路程;第二,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即路程相同看时间。
9. 速度的概念,公式,公式变形,速度的单位及其单位换算,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公式,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问题的格式和规范有没有掌握?
在初中阶段,大家只需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或者说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公式为,其中速度的符号用v表示,路程的符号用s表示,而时间符号用t表示。有同学不知道速度公式中的三个量的符号表示的,要记一记。
速度公式的变形:由得,路程公式;由得,时间公式。速度的单位:
是组合单位,根据公式就知道它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因为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分别为米和秒,所以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长度和时间的不同单位的组合便得到很多的速度单位,例如有km/h,km/min,km/s,m/h,m/min,m/s等等,但是,在现实中常用的单位是km/h。既然速度的单位那么多,那么我们就要懂得在这些单位之间进行换算,我们把之成为速度的单位换算。
例如,,等等。对于速度的国际单位m/s和常用单位km/h之间的换算,我们总结得到,,即。所以,由km/h变为m/s时,只需直接用速度的数值除以3.
6即可。比如,72km/h换算为国际单位m/s时,只需用72除以3.6便得到20m/s。
反过来,由m/s变为km/h时,只需直接用速度的数值乘以3.6即可。比如,5m/s与多少km/h相等呀?
用5乘以3.6便得到18km/h,所以5m/s和18km/h速度是一样大的。速度的物理意义:
很明显,它表示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对于平均速度,也是用路程除以时间得到的比值来表示,只是这个路程是总路程,时间是总时间。所以,不管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曲线运动,还是其他类型的运动,我们只需要把它所走过的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总时间即可。
所以,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10. 都有哪些能量?会判断各种形式的能量,什么是机械能?
会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重力势能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了解化学能,含有化学能的物体一般都有哪些?
常见的能量有: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声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内能等等。对于各种能量的判断,可以参考第2点,或者,动能:
只要物体运动就一定具有动能。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速度大小有关。重力势能:
只要物体有高度就一定有重力势能。它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和高度成正比。弹性势能:
只要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有弹性势能。化学能:燃料和食物都含有化学能。
声能:有声音就有声能。光能:
有光就有光能。电能:用电的时候就肯定有电能的转化或者转移。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11.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运动状态?
力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力的存在呢?那就是看力对物体所产生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力的作用效果:第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第二,力可以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中运动状态又包括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所以,我们要判断有没有力存在,一般就看物体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速度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或者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只要其中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一定有力的存在。(在后边,我们还学习了“平衡状态和受力平衡”,知道了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它的合力为零,相互平衡的力对外界的整体效果就相当于相互抵消了,所以运动状态一定不变,这个也可以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物体就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而对于物体来说,虽然它们受到外力的作用,又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物体一般发生形变的。
)1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单个物体不存在力的作用,我们把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其中一个成为施力物体,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受力物体。要会判断某一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我们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那么另外一个力就是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哪三个特点?
有许多同学不会判断某一个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谁。到目前为止,之前我们对运动进行过分类,也对机械运动进行了分类。其实,对于力,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分类,而分类的依据有两种,第一种是按性质进行分类,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第二种是按效果进行分类,有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动力,阻力,牵引力等等。
而大家如果都能判断出以上谈到的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话,说明同学们对“力的初步”这部分知识,特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掌握的不错。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有些力必须要求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的,比如弹力和摩擦力。而有些力则不必要求物体相互接触就可以产生,比如重力,电磁力。
一个物体受到某一个具体的力的作用时,很明显的是,它本身就是受力物体,我们往往需要确定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谁。比如物体分别受到重力、弹力(包括拉力、压力、支持力等等)和摩擦力作用,受力物体肯定就是这个物体本身,而受力物体是谁呢?对于重力来说,它的施力物体必定是地球,大家必须理解,是整个地球,而不是地球的一部分或者地面。
而它受到的弹力的施力物体则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如果是拉力的话,那么肯定是和该物体直接接触、并且拉该物体的那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如果是压力的话,那么肯定是和该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压住该物体的那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如果是支持力的话,那么肯定是和该物体直接接触、并且支撑住该物体的那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它受到摩擦力的施力物体肯定是和该物体直接接触、并且相对于该物体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那个物体时施力物体。如果同学们理解、掌握了以上知识的话,就不会不理解考试的时候考到的“用手提一桶水时,手收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问手受到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谁”了,有同学总是以为施力物体是地球,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对地球上一切物体的作用力一般只有重力(初中阶段)作用,手受到的是拉力作用而并不是重力作用,所以施力物体怎么可能是地球呢?
手受到的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肯定是和该物体直接接触、并且拉该物体的那个物体是施力物体---水桶。还有另外一道类似题,说“用绳子吊着一条鱼,人提着绳子把鱼带回家,问手受到的拉力或者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很显然,结合上边所讲的知识,该施力物体是绳子。对于这些类型题,我们只需做过一两道就可以,要求大家能够领会和掌握“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三个特点是:(1)等大,反向,共线,异体。也就是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2)同时性:同生同灭,同增同减。也就是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增大或者减小的数值相同。
(3)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于同一种性质的力。比如,同是弹力,或者同是摩擦力等等。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二章
1.2.1 眼 耳 鼻 舌 分别有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等感觉。有触觉 痛觉 冷觉 热觉等感觉功能,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盲人阅读盲文 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敏感。还有防止身体水分散失 排汗散热 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2.1.不同的人 的感觉可能不同 2.同一个人...
七年级下第二章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第一节 感觉世界。1 人的感受器有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痛觉 触觉 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2 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 眼 耳 鼻 舌 3 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感受器有 中的冷觉 热觉 触觉 痛觉等感受器。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其中对触觉最敏...
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 复习提纲
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都知道生物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为了适应环境有各种不同表现。2 学生复习使用温度计,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3 初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能力目标 1 学生初步养成科学 的意识,学生学习科学 的方法。2 学生能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控制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