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末检测

发布 2023-02-20 02:34:28 阅读 1235

七年级下册阶段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娇嫩(nèn) 颤动(chàn) 眼睑(jiǎn) 狩猎(shòu)

b.剖开(pōu) 对峙(zhì) 苍穹(qióng) 炫目(xuàn)

c.参差 (cī) 磐石(pán) 奇数(qí) 剽悍(piān)

d.羁绊(jī) 无垠(yín) 遒劲(qiú) 匀称(chè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1)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群蚁排衙。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

宛转,悠扬。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写序号即可)(2分)

(1)上周,体育老师已经把学生要求开放足球场的意见 (a.反映 b.反应)给了校长。

(2)近日,我市启动“知荣明耻,文明出行”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具体措施之一,执勤民警见到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a.必须 b.必需)当场纠正。

4.***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曾用泰戈尔的诗句“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来形容华人华侨、留学生同祖国的关系,最后他又引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结,这表达了温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请在下面这则祝福短信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结构相同,语意连贯。(4分)

撷取春光里最美的一束花捡拾秋风里最红的几片叶编织生命的风铃,让幸福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2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默写填空。(7分)

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3)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

(4)《竹里馆》一诗中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句子是。

8.中国的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2023年为甲子年,2023年为乙丑年,……2023年为甲申年,依此类推,2023年为年。(2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9——14 题。(14分)

夏感。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的夏季。

9.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0.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2分)

11.选文第④段连用四个“快”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12.品析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13.选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特征,试举例赏析。(3分)

14.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选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一19题。(15分)

豚足袋狸。—袋狸家族中的珍品。

和其他有袋类动物一样,袋狸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而豚足袋狸又是袋狸家族中的珍稀品种。

豚足袋狸的体长23~25厘米,尾长8~10厘米:它的面部特征非常像老鼠,具有一对比一般老鼠要大些的大耳朵,吻部又尖又长。豚足袋狸外观比野兔要瘦小些,四肢长而纤细,前肢具2趾,后肢具4趾。

通体的毛色呈灰褐色,腹部以下颜色略浅,非常漂亮。它的育儿袋和树袋熊、袋熊的一样,是向后张开的。与其他种类的袋狸相比,它的前肢显得特别,很像猪蹄,豚足袋狸的名称由此而来。

豚足袋狸以植物为食。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筑巢。常常选择靠近水源且比较温暖而干燥的地方打洞穴居,洞穴一般深约0.

3米,白天就在洞中睡觉,晚上外出觅食。豚足袋狸的领土意识非常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雄性袋狸往往与入侵者作殊死的战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尽管如此,由于豚足袋狸形体娇小,势单力薄,常常成为其他动物的牺牲品,惨遭杀害的事经常发生。

几乎所有的食肉动物都是豚足袋狸的天敌,其中以狐狸和澳洲野犬为甚。但豚足袋狸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人类永无止境的垦荒运动。由于澳大利亚人口的增长。

垦荒、放牧等不断发展,再加上外来动物,如狐、犬等的引入,使豚足袋狸逐渐丧失了栖息地,种群数量锐减。2023年12月,澳大利亚**宣布豚足袋狸为濒危动物。但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就没有任何有关它们的报道了,动物学家认为朦足袋狸在那时就已经灭绝了。

动物学家推测野生的豚足袋狸的灭绝时间为2023年。

15.本文围绕豚足袋狸,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4分)

16.请你概括一下,第二段将豚足袋狸与老鼠、野兔进行比较,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17. 阅读第四段,是哪两种情况导致了豚足袋狸的灭绝?(2分)

18. “豚足袋狸的领土意识非常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雄性袋狸往往与入侵者作殊死的战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话介绍了雄性袋狸的什么特性?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

19. 动物学家推测,野生的豚足袋狸在2023年就已灭绝了。根据你的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动物?请列举出两种。并说说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保护这些濒危动物?(3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包拯》节选,完成20——23题。(11分)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20.解释加点的词。(2分)

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

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使得至前陈曲直。

21.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4分)

(1)包拯的性格是。

(2)包拯憎恨的是。

(3)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

(4)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22.上文节一段重点写了包拯的的特点,穿插运用了描写;第二段重点写了包拯的的特点,主要运用了描写。(2分)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卷

嘉兴市七年级 下 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卷。说明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 听与说 共6分 1.听录音两遍,完成下面两小题。3分 沪杭磁悬浮中间唯一的站将设在 1分 沪杭磁悬浮将给嘉兴带来很大的变化,市长陈德荣是怎样描绘这样的变化的?2分 2.说话训练 3分 母亲节这天,为了感谢母亲...

七年级下期末检测试题 七

2014 2015学年勐捧中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模拟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 七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 的相反数是。a b c d 2 下列各式表示正确的是。a.b.c.d.3 下列各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同位角相等 b.内错角相等 c.邻补角相等 d.对顶角相等。4 如图1,a ...

七年级下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2014 2015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数学试卷 1 一 选择 每题3分,共30分 1 已知a x 2,b x 1,且a 3 b,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x 4 c x 1或x 4 d 12 如果,那么的值等于 a 0 b 1 c 1d 5.3 如果的值大1,那么a等于 a 0 b 1 c 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