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3-02-19 19:21:28 阅读 895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实验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下册》授课时间:22---26课时授课教师:张天林授课对象:七年级1---3班课程目标: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2.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课程内容: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第二节自然环境环。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第四节印度第五节俄罗斯。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第二节中东第三节。

第四节欧洲西部第五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六节澳大利亚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第十章极地地区。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读法、讲演法、**法、发现法、示范法、

模拟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二)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1)教学设计。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主要是从教案或教学设计中反映出来,看是否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能力(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目标要求;目标的提出是否明确、

合理,是否符合《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教学前期分析。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任务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

三是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师要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四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围绕着地理教学目标要求去进行,安排是否合理得当,教学目标是否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2)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科学性。主要看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符合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保证科学性、思想性;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够体现地理知识的结构与系统性。

二是情感、态度、地理价值观念的渗透。主要是看在地理教学中,能否将情感、态度、地理价值观念教育寓于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教学内容是否体现出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体现出协调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三是读图、填图和用图技能的训练。

是否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四是地理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看学生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地理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看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进行知识迁移。(3)教学过程。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了教学设计方案中的主要内容,是否遵循设计初衷,是否灵活控制教学过程。其次是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是否达到最优化,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自。

然,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是否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此外还要注重师生互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主要是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是否进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进行思维学习,是否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4)教学策略。

对教学策略的评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知方法的启发性。教师能否采用符号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

二是对学法的指导。看是否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组织教学的针对性。

强调结合具体案例教学。四是教学**的选择。看教学过程中能否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如地图、投影、录象和多**等,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教学能力。

对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板图等几方面教学能力的评价。具体要求是: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规范、准确、清晰、生动、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体现地理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

难点,字体工整美观,用字规范;板图设计同教学内容密切配合,画图准确、熟练、形象、美观。使用地理直观教具是否符合规范要求。(6)教学效果。

对地理教学效果的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二者也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看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测验与考试等各种方式,衡量与判定学生对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以及科学的地理价值观念的树立程度。同时,要检验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情况。

(二)三)评价方式:

1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的确定10分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教学策略5教学能力6教学效果2)学习前期分析3)学习策略的设计4)学习过程设计。

5)地理基础知识的科学性20分6)地理技能的培养。

7)地理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8)地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9)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30分10)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11)师生互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12)学生学习方法指导20分13)教法的启发性14)组织教学的针对性15)地理教学**的选择应用。

16)地理教学语言的表述和教态10分17)地理板书设计和板图绘制18)使用地理直观教具的能力。

19)课堂提问、练习和检测的安排10分。

评价学生)20)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7教学特色0——5分。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 城关乡初级中学设计教师 赵春喜。课程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人教版。课时总数 36课时。一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及解读。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量和海陆位量形 气候 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量 范围 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下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济源市太行路学校。课程名称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材料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下 授课时间 3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 孔新波。授课对象 七年级。设计时间 2017年4月。课程目标 1 了解亚洲在位置 地形...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 基础学科课程。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授课时间 26课时。授课教师 龙湖镇第二初级中学袁家民。授课对象 龙湖镇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课程目标。1.能初步说明地形 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