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说课稿

发布 2023-02-19 19:19:28 阅读 427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个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使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2、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内容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读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使用图表说出亚洲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②水平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水平,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和求异思维。

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水平,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4、重点和难点。

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难点:亚洲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二、说教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协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采用学生参与水准高的讨论**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小组合作竞赛学习。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1、**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水平。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习竞争意识,提升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等**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三、说学法。

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水平。2、学会**:使学生在**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水平,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前准备一些相关亚洲的**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如长城、泰国景观、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请学生说出**中体现的景观在**?学生:

中国、亚洲、日本这些景观都位于亚洲,我们中国也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理解亚洲。讲授新课: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理清亚洲周围相邻的大洲和大洋,熟悉亚洲的地理位置,为了掌握亚洲位置,课堂上我把学生每6人分成一组,分成若干组,并推选1人为组长,组长扮演亚洲,其它小组分别扮演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各自做介绍,说出自己的位置与亚洲的关系,同时读图,让学生形象地把握亚洲在大洲、大洋中所处的位置。

教师归纳: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邻,西。

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邻。

让学生结合活动3讨论为什么亚洲有世界第一大洲之称?

教师归纳: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强调亚洲不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还有很多世界之最,指导学生阅读亚洲地理集锦。

因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将亚洲分为6个地理区位。学生活动:阅读亚洲地理分区图,理解亚洲6个地理分区,并从它们的名称上判断其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归纳:人们根据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北亚、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6个区位。

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后,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特征。学生活动:指导学生读亚洲地形图,首先指导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强调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和地形。

指导学生找出。

图中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河流、半岛等地理事物的名称及位置。教师引导,找学生归纳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大,多高原和山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的地势特点对亚洲的河流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找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亚洲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全课总结:找学生谈谈这个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要求长话短说,用几句话加以概括。

课堂训练:指导学生做地理填充图册第页。设计思路:

这节课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为主轴”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方法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河流的特点,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1、教学设计: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为主,辅以读图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2、学法设计: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问。

题,实行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七年级地理下册说课稿

一 说教材。美国 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

七年级地理下册说课稿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知识的入门,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是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好素材,本节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说课稿

第三节西亚 说课稿 设计思路。结合现阶段课程与课程间的重要性,减轻孩子课后的课业负担,给孩子留出时间来复习和掌握语 数 外,所以总的思路就是让孩子当堂掌握知识点,并完成练习和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七年级学生情况采取了 世界轮廓 亚洲轮廓 西亚 层层推进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