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3-02-19 19:54:28 阅读 6561

一、一般项目: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第五版出版的《七年级下册地理》

授课时间:54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二、 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教材内容与章节。

(一)、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3节;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十章《极地地区》。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 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

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能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3、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三)、教材分析。

1、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2、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3、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5、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四、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

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学习目标。

1、能结合已学知识,运用图表、资料获取信息,了解亚欧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培养学生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2、通过阅读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的特征,读人口图分析各大洲人口的分布,分析人口不均的原因。

3、了解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极地地区等区域的位置、地形、人口分布物产及人类生产活动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4、了解主要国家经济状况,认识所学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通过“活动”和“综合**”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七、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0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习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每周3课时,共54课时;

2、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第二周第二节自然环境。

第三周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第四周第二节东南亚。

第五周第三节印度。

第六周第四节俄罗斯。

第七周第八章第一节中东。

第八周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九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十周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十一周复习与回顾。

第十二周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第十三周第二节巴西。

第十四周第十章极地地区(上)

第十五周第十章极地地区(下)

第。十六、十七、十。

八、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实验课程。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下册 授课时间 22 26课时授课教师 张天林授课对象 七年级1 3班课程目标 1.认识大洲。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 城关乡初级中学设计教师 赵春喜。课程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人教版。课时总数 36课时。一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及解读。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量和海陆位量形 气候 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量 范围 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下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济源市太行路学校。课程名称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材料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下 授课时间 3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 孔新波。授课对象 七年级。设计时间 2017年4月。课程目标 1 了解亚洲在位置 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