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3-02-19 19:25:28 阅读 9510

学校:城关乡初级中学设计教师:赵春喜。

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人教版。

课时总数:36课时。

一、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及解读。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量和海陆位量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量、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量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文化习俗·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量、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某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量和海陆位量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会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会说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

会说出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会说出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会说出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会说出一个地区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会说出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或世界中的影响。会描述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的优势。

会说出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会说出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带来不协调的问题。会说出某一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学生会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会说出一个国家种族、民族的构成。会举例说出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现代经济的影响。

会说出农业专业化区域生产的优势。. 会说出一个国家的自然、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极地地区。会在图上指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会说出两极地区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会描述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说出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习的是区域地理知识。在学生了世界地形、气候、居民等地理知识之后,重在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理解。

介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前面的章节当中都有介绍学习的方法。

教材从“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三个层面来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如:1、学习大洲时主要侧重于:

1)阅读地图——掌握各大洲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

2)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归纳出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3)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居民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讲述亚洲),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再由学生根据方法去了解某个区域的地理知识(了解欧洲)。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区域的突出特点。如亚洲的面积、人口居世界第。

一、亚洲的季风性气候;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发达经济;非洲的热带高原,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美洲的移民居民、混血种人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学习地区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读图——掌握该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通过阅读地形或地形剖面图——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

3)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其紧密联系的农业发展)

4)通过举例——了解本地区风土人情。

5)知道本地区著名的国际性组织。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但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在学习方法上除了彼此的共性之外,还要重点突出其个性。如东南亚的热带资源、南亚的宗教、西亚的石油、西欧的旅游、两极的冰雪都是吸引学生对**地理王国的兴趣。

3、学习国家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读图——掌握该国的位置和国土组成。(除巴西外,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国土都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如日本的四大岛屿和其它小岛;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法国地中海的科西嘉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

)2)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国的自然条件特点。(如日本的海洋性气候和矿产资源贫乏;埃及的热带沙漠和尼罗河;俄罗斯的资源丰富和西伯利亚地区;法国平原地形为主和核电;美国世界唯一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巴西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古老动物等。)

3)通过分析有关资料——了解本国的经济发展特色。(如日本的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埃及的石油、运河、旅游、侨汇四大经济支柱;俄罗斯改革中的经济和西伯利亚的开发;法国是欧洲经济大国和发达的旅游业;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巴西的农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发达服务业、工矿业和农牧业。)

总之,教材只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蓝本,不是唯一的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教学灵感,那才是值得积攒的财富。

3)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八年级学段的第二学期,学生已有三学期的学习地理的经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本学期时间短,只有14周的上课时间。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下册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本学期还要学习: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会考复习。内容较多,因此知识点的落实和教学有效性尤为重要。

二、课程内容及实施(列表式或分述式均可)

1)教学进度及内容。

第一周(2月13日—2月17日) 单元:第六单元课时:2课时。

单元目标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量和海陆位量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会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课程内容位置和范围课时 2

教师教学方式和策略:导学法教学,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

学习主题(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兵带兵。

目标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纸质测试。

课程资源:教科书、教师参考书、班班通资源。

作业设计:背诵、纸质作业。

2)周次:第二周(2月20日—2月24日)单元:第六单元课时:2课时。

单元目标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量和海陆位量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会描述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课程内容自然环境课时 2

教师教学方式和策略:导学法教学,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

学习主题(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兵带兵。

目标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纸质测试。

课程资源:教科书、教师参考书、班班通资源。

作业设计:背诵、纸质作业。

3)周次:第三周(2月27日—3月3日)单元:第七单元课时:

2课时单元目标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会说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举例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

知道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

认识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会说出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课程内容日本课时 2

教师教学方式和策略:导学法教学,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

学习主题(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兵带兵。

目标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纸质测试。

课程资源:教科书、教师参考书、班班通资源。

作业设计:背诵、纸质作业。

4)周次:第四周(3月6日—3月10日)单元:第七单元课时:2课时

单元目标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会说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举例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知道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

认识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会说出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课程内容东南亚课时 2

教师教学方式和策略:导学法教学,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

学习主题(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兵带兵。

目标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纸质测试。

课程资源:教科书、教师参考书、班班通资源。

作业设计:背诵、纸质作业。

5)周次:第五周(3月13日—3月17日)单元:第七单元课时:2课时。

单元目标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会说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举例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知道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

认识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会说出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课程内容印度课时 2

教师教学方式和策略:导学法教学,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

学习主题(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兵教兵、兵带兵。

目标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纸质测试。

作业设计:背诵、纸质作业。

6)周次:第六周(3月20日—3月24日)单元:第七单元课时:2课时。

单元目标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会说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举例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知道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实验课程。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下册 授课时间 22 26课时授课教师 张天林授课对象 七年级1 3班课程目标 1.认识大洲。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下 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济源市太行路学校。课程名称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材料 人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下 授课时间 3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 孔新波。授课对象 七年级。设计时间 2017年4月。课程目标 1 了解亚洲在位置 地形...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 基础学科课程。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授课时间 26课时。授课教师 龙湖镇第二初级中学袁家民。授课对象 龙湖镇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课程目标。1.能初步说明地形 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